硬盘作为存储设备,出现故障的几率很小。正常使用的硬盘如果不受外力影响,一般不会有问题。但是我们看到的一些硬件故障,比如硬盘烧坏电路板,也是因为用户的超常操作造成的。但是在电脑的维护中,经常会遇到硬盘故障,大多是磁盘表面出现坏磁道。这些硬盘的电路板都是好的,启动CMOS设置中可以检测到磁盘参数。如果这些硬盘被丢弃,那就太可惜了。事实上,坏磁道通常出现在硬盘的起始区域。通过PowerQuest分区软件PartitionMagicd的处理,通过适当调整分区,可以绕过这些烂路,减少一部分容量。除了分布在烂路附近的空间不可用,这些硬盘都可以正常使用。
通常情况下,有几种‘坏硬盘’的情况我们可以修复:一是出现引导错误,无法正常启动。这种情况不一定‘不好’。通常清除MBR重新分区后会有70个。第二,可以正常分区格式化,但是扫描发现有一个‘B’标记,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坏道’。“物理坏磁道”和“逻辑坏磁道”之间没有区别。如果“B”的数量很少(少于100个),基本上有80个要作为“好硬盘”进行修复。第三,无法正常分区,或者分区后无法格式化。这种情况下就需要专业的维修软件,不同品牌返修率不同。一般最多50右。
另外,有的硬盘损坏严重,坏扇区太多(有的磁盘不能超过3000,有的不能超过8000,有的允许超过10000)。解决办法就是把有问题的磁头切掉,或者缩小容量,同时换型号,也算是一个可用的‘好硬盘’。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返修率!
那么,修好的‘好硬盘’和没修好的硬盘有什么区别呢?回答:用户没觉得有什么区别,非专业人士也看不出区别!因为用的是厂家的技术维修,厂家的技术人员可能看不出区别!
一台Pentium4机器,使用80GB硬盘,启动WindowsXP系统,停留在启动屏幕。硬盘一直咔哒咔哒响,很明显硬盘出问题了。这块硬盘分为C(20GB)、D(30GB)、E(30GB)三个磁盘分区,其中c盘是系统和应用软件,D、E盘是用户数据。根据这种情况,可以判断系统所在的c盘有坏道。
卸载硬盘,作为从盘连接到另一台c盘上有PartitionMagic4.0分区软件的机器,运行PartitionMagic,选择Disk 2;在起始位置将第一个分区的容量减少1GB(或多或少,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估算!),其余不变;确认应用,程序在Windows下完成部分工作后,重启系统,在DOS下完成剩余部分;当出现是否运行DriveMap的对话框时,选择不运行!关闭系统,取出这个硬盘,作为主盘,接回原机。发现Windows系统启动正常。进入系统后,应用程序运行正常,这块硬盘也能正常工作。
一台奔腾4的机器,用的是120G的硬盘,故障现象和上面差不多。硬盘分为C(20GB)、D(20GB)、E(40GB)、F(40GB)四个磁盘分区,其中c盘是系统和应用软件,其他分区设置在扩展分区上。因为有了上一次的经验,所以按照上面的步骤来。选择Disk2后,发现第一个分区出现checkfailure,第一个分区的容量在初始位置减少了1GB。确认应用后,开始移动分区数据。当分区数据移动到45的右边时,出现‘地址* * * *错误,无法继续’对话框,程序无法再次运行。
我开始怀疑坏磁道上的数据是否影响了移动分区。这是可能的。首先,删除第一个分区。删除后重新运行PartitionMagic,开头减少一些容量和3GB(扔掉更多空间!),将剩余空间设置为主引导区,确认Apply后,当我们转到45右时,再次出现‘* * * *地址错误,无法继续’对话框。
还有别的办法吗?在这种情况下,很可能是硬盘的引导扇区有问题。也许不能是起始位置的主引导分区?有可能!删除第一个分区,在F盘末尾留下20GB,在扩展的F分区对应位置留下20GB,用这个空出来的20GB空间创建一个主引导分区,并设置为active!之后PartitionMagic处理的很顺利,没有再出现错误信息。注意硬盘接回原机后,尾部新创建的主引导分区的盘符还是c盘,一切正常。
因为硬盘里面有大量的数据和文件,虽然硬盘会损坏,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正常使用,但是损坏也意味着你的硬盘不会用太久。所以平时要做好重要文件的备份。硬盘有价值的数据是无价的,硬盘无法修复的时候,也不会造成重要文件数据的丢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