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 | 千章说
2023年,对于很多人而言其实充满了期盼,也许它不会发生质的改变,但是很多关于未来的希望其实孕育在疫情过去的2023。
而对于包括电子签名在内的数字化工具而言,2023年或许也意味着许多,没有了疫情这个“催化剂”的影响,整个数字产业在这一年或许也将发生非常大的改变和突破。
单打时代结束:数字协同成为产业“主旋律”
伴随着数字经济的爆发,产业结构迎来了新的调整,全球范围内都吹响了数字化转型的号角。而在过去几年时间里,我们也看到许多垂直领域诞生出一些优秀的数字工具。
例如在云服务方面,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天翼云等产品已经进入越来越多的行业里;远程办公会议方面,钉钉、腾讯会议在过去三年里已经被许多政府工作人员、企业员工、学校学生所接受;远程签约方面,电子签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场景所接受,越来越多的政策开始鼓励电子签名发展。
事实上,过去三年的疫情期间我们看到许多不同工具“各显神通”,通过提供自己的解决方案帮助各行各业可以在疫情防控期间尽可能地正常运作,大量企业开始熟悉学习了解数字化,很多很难改变的行业也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数字化普及。而在后疫情时代,工具本身是一方面,我们已经感受到了它的作用,但是我们更要追求更高的效率才行。
疫情防控期间,数字化不是可选可不选,而是必须。但是对疫情严防死守的时候过去了,我们也应该考虑下一步该怎么走,尤其是一些还没有养成习惯的场景。换句话来说,行业阶段变了。要想留存,老章的看法是产品应该超越预期。当工具本身尚不能实现大的突破时,组合效应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
于是,我们似乎会看到类似消费互联网一般的场景,那就是产品矩阵的“组合效应”,但在本质上二者却又有着明显不同。
在消费互联网时代,阿里的运营,百度的技术,腾讯的产品,这是它们成功的原因,也造就了后来的【基因论】盛行。事实上,在消费互联网时代,企业以单点为突破口展开,然后再逐渐摸索相适应的商业模式即可,这一套模式屡试不爽,堪称“万金油”也一点不为过。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之间开始向对方的腹地挺进,而这种变化是为了更多的流量,通过更多的功能覆盖进而留住用户的注意力和时间。
而在企业市场,其实也存在着类似的一种变化,那就是各路玩家从各自单打独斗、聚焦某个垂直赛道,开始寻求更多的生态合作。同样的功能矩阵,在消费互联网时代是竞争,而在产业互联网则是合作。
或许有人会有疑问,现在为什么TO B玩家们为什么不自己做而是选择合作呢?
在老章看来,那是因为企业服务需要很深的内功积累。产业互联网所涉及的领域技术门槛都非常高的,每一项工具其实都很复杂。包括技术层面的机器、设备、传感器,信息和数据的采集和传递以及安全性等。还需要TO B玩家懂行业懂用户,在用户调研上做足功课才行,做深一门行业需要时间,更别提兼顾多个行业了。
当然了,从理论上来说其实也可以做很多业务,关键要看是否能够实现兼顾。TO C是模式创新,只需要照抄照搬商业模式,然后各种活动地推即可,而TO B是技术创新,这不是说说就能学习到的,贪多的话往往只能是嚼不烂。
同样的,TO B产品的组合效应也会带给企业客户更高效的体验。
从政府的角度来看。无论是疫情防控、企业群众办事、金融监管、房地产监管,还是促进消费、拉动投资、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壮大,数字化毫无疑问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解决了很多过去无法解决的问题,让社会治理变得更加科学、精准。优化业务流程、优化运作流程,实现扁平化管理、实现区域乃至全整个社会层面上的互联互通。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全方位的数字化工具矩阵对于企业的影响也将是全方位的。不只是降本增效,而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让企业的信息化从销售端延伸到了企业内部,从企业自身拓展到上下游合作伙伴。融入企业的业务模式、生产运营、产品与服务当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帮助企业创造新的核心竞争力。
可以预料的是,在未来一段时间我们会看到不同数字化工具的合作蔚然成风,而且这种合作往往不是一家两家的简单对接,而是一个数字服务生态的搭建。从单个数字工具的降本增效,到数字协同下的价值创造。
知易行难:数字协同该如何实现?
如今的数字化,绝不是十多年前李彦宏说云计算那样的“新瓶装旧酒”,而是通过“在线”“同频”的连接工具帮助企业、政府进行协作经营,实现数据智能和网络协同的“双螺旋”。
然而很多时候一些事就是知易行难,那么对于数字化的产业协同而言,我们究竟应该制定怎样的发展策略呢?
在老章看来,首先企业自身一定要拥有颗开放的心,从思想上去认识和改变。真正认可只有合作,才能实现共赢,主动去拥抱更多更优质的合作伙伴。而帮助别人,其实也是在给自己“借力”。数字化要想快速发展,就需要建立一个共赢合作生态圈,未来是属于生态的,只有开放合作才能共赢。
其次,单个工具的两两合作意义不大,最关键的或许还是借力底层“底座”的入口整合价值。
就像PC互联网,浏览器整合各类网站的链接就是这样一种底座入口,丰富的网站入口也提升了浏览器的价值。还比如移动互联网时代,支付宝、微信、美团等APP就是超级“底座”,是消费互联网各类服务的入口,以此为基础,不仅可以获得更多优质的生态资源,同时也可以以此为基础,实现自己业务层面的拓展。
而在to B领域,目前看来钉钉、蓝凌、用友,还有各行各业自己的数字化OA系统就属于数字化时代的“底座”,通过工具的整合满足企业级客户更多更全面更复杂的数字化需求。同理,这些“底座”与数字工具是一种双向选择,不少优质的数字化工具产品会以“拼图”的形式融入到这些底座中去,方便中小企业去使用,而丰富的产品功能也会反作用提高“底座”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
电子签名其实就是如此,尤其是疫情期间的市场教育,再加上各行各业的政策支持,它也因此会是很多企业进行数字化转型的第一步。而且通过入驻钉钉等生态底座,这其实也在加速更多还没有接触数字化的企业去使用电子签名。
对于数字生态矩阵而言,电子签名毫无疑问是优质的数字工具,这会吸引很多“底座”关注。以e签宝为例,目前已经融入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些“底座”当中,成为它们非常重要的一块拼图,进而更好的赋能千行百业。
此外,打铁还需自身硬,和优秀的品牌合作,首先自己要是优秀的产品。强者之间的合作会产生乘数效应,实现1+1>2的效果。而强弱之间的合作对于强者而言会是一种拖累。就像微信的九宫格,腾讯业务这么多,哪能都放上?非高频、非优秀的产品放上面只会伤害用户体验,同时也会降低其他优质产品的品牌逼格。
所以说,过去几年数字工具的垂直聚焦,其实也是一个提高自身实力的过程,高筑墙、广积粮,这样以来到了生态矩阵打造阶段才能有自己的选择权和被选择权。
最后,接着前面产品矩阵对品牌的影响。TO B企业营销一直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它不像C端消费,有太多的入口可以让他们投放广告,信息都爆炸了。而通过生态合作、品牌矩阵的加持,确实有利于打造高逼格的品牌,有利于建立自己的品牌号召力和影响力,进而更便于拉新和留存。
企业服务工具,从某种程度上或许比消费互联网工具更需要品牌层面上的高级感。
未来,企业服务市场势必会诞生许多新的伟大的公司。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环境改变倒逼着整个生态环境在变也在改变,玩家们或许也需要不断重组和进化着自己的基因。而在数字协同系统的搭建过程中其实也在推动着一个个垂直赛道的洗牌,真正与时俱进并且有能力的企业也将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