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秋节就要到了,那么你知道中秋节的传统习俗吗?今天,在线编辑将介绍中秋节的传统习俗。我希望你会喜欢它。
中秋节赏月
每逢中秋佳节,中国自古就有赏月的习俗,赏月谈月也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追溯中秋节赏月的起源,据《长安玩月诗序》年:“秋来则已,夏来则冬先;八月是秋天,季节的开始和结束;月中十五夜。天道若收,忽冷忽热,月数若收,则圆。”也就是说,8月15日在秋天和8月的中间,所以叫“中秋节”。为什么人们喜欢中秋节赏月?有诗说:“四时明月。你为什么喜欢中秋节?瑶台宝鉴,应挂玉宇最高头;白浩的千足被释放了,它被撒成了同样的颜色。万象入我眼,群星避光华,风露助清静。”
从季节上看,中种是“秋收节”,春播夏播的粮食要秋收。自古以来,人们就在这个季节饮酒跳舞,欢天喜地庆祝丰收,这在我国最早的诗集《诗经》中有所描述。从起源上看,中秋节也是一个“拜月节”,源于古代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在古代帝王的礼制中,春秋两个节日:春节和秋节。起初,祭祀月亮的日子落在“秋分”,每年八月都不一样,所以秋分那天可能没有月亮。祭月不祭月,会糟蹋风景,已渐成习惯。祭祀月亮的日子定在8月15日。从科学观测来看,秋季地球和太阳倾角增大,中国大地上空暖湿空气逐渐退去。此时西北风依旧微弱。这样,当湿气已去,尘埃未起,空气格外清新,天空格外干净,月亮看起来又圆又大,正是赏月的最佳时机。正如古诗词所云:“明,古今,但赏中秋月,不知是不是月色?天下皆明。”
755-79000年记载“秋为黄昏,月为黄昏”,即祭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李子、葡萄等时令水果,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要切成莲花状。
中秋节赏月的民俗活动始于魏晋,盛于唐宋。在唐朝,中秋节赏月玩月是相当流行的。据宋《礼记》:“中秋节是什么时候开始的?考古学家的诗歌始于杜子美。“翻看唐诗,确实有不少中秋赏月的诗,如王建友诗中说:“月如圆,色渐凝,玉盆满水。让家人晚上睡到天亮。"许宁诗曰:"八月明月满,嫦娥正,桂枝鲜;一年如这一夜,十二峰前睡不着。"
到了宋代,中秋节赏月的民俗更加兴盛。据《曲消旧闻》描述北宋京都赏月盛况为“中秋之夜,你家亭台楼阁,百姓争奇斗艳,玩转明月,欢歌笑语,自得其乐良久至天明”。055-79000记载:“青城家的孩子,可以自己上十二、十三,不用贫富。他们都穿着大人的衣服,上楼或待在中庭的拜月,各有各的时期:男人愿意早去蛤蟆宫,爬仙贵;一个w
天很蓝,月亮很圆。人们在赏月的时候,会情不自禁地思念远在他乡的亲人。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很多古诗都表达了此时人们的思想。唐代尹文贵《东京梦华录》:“万里无云九洲,最团圆夜是中秋。”王建《新编醉翁谈录》诗云:“今夜月满人,不知秋思是谁家。”中国人历来把阖家团圆、阖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看得无比珍贵,历来称之为“花好月圆人团圆”。
吃月饼
中国的城市和农村都有在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俗话说“八月十五日满,中秋月饼香香甜甜”。月饼最初是用来祭祀月亮女神的。“月饼”一词最早见于公元《八月十五夜》年南宋时期的吴人。在当时,它只是一种像菱角饼一样的饼状食物。后来,人们逐渐将中秋节与品尝月饼结合起来,月饼象征着家人团聚。
中秋节习俗
中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风俗各异。中秋节的庆祝方式多种多样,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在福建浦城,为了长寿,妇女们在中秋节期间必须穿过南浦大桥。在建宁,中秋之夜挂灯是月宫求子的吉祥之兆。上杭县的人们庆祝中秋节,当他们的孩子大多在拜月时,他们会邀请他们的阿姨。龙岩人吃月饼的时候,父母会在中间挖出直径两三寸的圆饼给长辈吃,也就是说秘密的事情不能让晚辈知道。这一习俗源于传说,月饼含有反元的信息,以杀死敌人。在拜月中秋节之前,你应该崇拜上帝。
在广东潮汕,有拜月在中秋节的习俗,主要是为妇女和儿童。有句俗话叫“男不满月,女不祭灶”。到了晚上,明月升起,女人们就在院子里和阳台上支起案来祈祷。蜡烛高燃,香烟缭绕,桌上摆满了上好的水果和蛋糕作为祭品。当地还有中秋节吃芋头的习惯。潮汕有句俗话:“一江交汇一口,芋头吃”。八月是芋头的收获季节,农民习惯用芋头祭奠祖先。这虽然和农耕有关,但民间还有一个流传很广的传说:1279年,蒙古贵族灭南宋,建立元朝,残暴统治汉人。马隐居潮州,以抗元。城破之后,百姓被屠杀。后人为了不忘胡人统治的苦难,取芋头,与“胡头”谐音,形似人头,以祭奠祖先。代代相传,至今犹存。
中秋之夜烧塔在一些地方也很流行。塔高1;3米,多为碎瓦。大塔是用砖砌成的,约占塔高的1/4,再用瓦片叠起来,顶部留一个塔口,用于燃料。在中秋节,它被点燃并燃烧。燃料是木头、竹子、谷壳等。火大时浇松香粉引火焰助威,极为壮观。还有烧塔的民间规定。谁把整个瓦塔烧红谁就赢,在燃烧过程中失败或倒塌的人就输。获胜者将由主持人颁发彩旗、奖金或奖品。据说烧宝塔也是元末汉人反抗残暴统治者的起源,中秋起义时以火为号。
江南地区的中秋民俗也是五花八门。南京人喜欢在中秋节吃月饼,一定要吃金陵名菜桂花鸭。“桂花鸭”在桂花开的时候与市场相遇。肥而不腻,味道鲜美。喝完之后一定要吃少量的糖芋头,浇上肉桂糖浆,很美。“桂浆”因屈原《十五夜望月寄杜朗中》“助北闭嘴,饮桂浆”而得名。肉桂,一种甜食
明初南京有月亮楼、月亮桥,清代狮子岩下建月亮楼,都是供人赏月的,尤其是玩月亮桥的人。当明月高悬时,人们一起登上月亮塔,参观月亮桥,一起欣赏玉兔。“戏月桥”位于河南秦淮河边的夫子庙,名妓马湘兰就住在这里。这天晚上,文人聚集在桥头吹笛子唱歌,追忆牛渚打月,给月亮作诗,所以这座桥叫打月桥。明亡后渐衰,后人作诗曰:“风流南宋已尽,留西风长板桥,但忆坐于桥上,月明教其吹笛”。长坂桥,原岳跃桥。近年来,南京夫子庙进行了修缮,修复了一些明清时期的亭台楼阁,疏浚了河道。中秋节来了,你们可以一起来享受赏月的乐趣。
在江苏省无锡县,中秋节晚上会烧香。香火上覆纱丝,绘有月宫风光。还有用线香编织的香桶,上面插着纸包奎星和彩旗。上海的中秋宴,用的是桂花蜂蜜酒。
在江西省吉安县的中秋节晚上,每个村庄都用稻草烧瓦罐。瓦罐红了以后,把醋放进去。然后整个村子都会飘着香味。新城中秋节期间,从8月11日晚上一直到8月17日都会挂草灯。
在安徽省婺源县的中秋节,孩子们用砖块建造一座空心宝塔。塔上挂着窗帘、匾额等饰物,塔前摆着一张桌子,陈列着各种器皿,以供奉“塔神”。晚上,里里外外都点着灯和蜡烛。鸡西中秋儿童玩中秋炮。中秋炮是用稻草扎成辫子,浸湿后捡起来砸石头,发出巨响,有在火龙里游泳的习俗。火龙是草做的龙,身上有香。游火龙的时候会有锣鼓队陪着,走遍各村后送到河边。
除了吃月饼,四川省的人们在中秋节还要吃芝麻饼、蜂蜜饼等等。在一些地方,橙色的灯也被点燃并挂在门口以示庆祝。还有小孩在柚子里放香,沿街跳舞,叫“舞流星香球”。嘉定县中秋祭土地神、表演杂剧、声乐、文物,称为“观音会”。
中秋节的起源
农历八月十五是传统的中秋节。它是秋天的中间,所以它被称为中秋节。在中国农历中,一年分为四个季节,每个季节又分为三个部分:孟,钟和纪,所以中秋节也叫中秋节。8月15日的月亮比其他月份的满月更圆更亮,所以也被称为“农历新年”和“八月节”。在这一夜,人们仰望天上如玉的明月,自然盼望着家人团聚。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机会表达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因此,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
古代我国人民有“秋暮暮月”的习俗。晚上,也就是拜月神。在周代,每逢中秋之夜,都要举行迎寒祭月的活动。摆一个大香案,摆上月饼、西瓜、苹果、红枣、李子、葡萄等祭品,其中月饼和西瓜是绝对不能少的。西瓜要切成莲花状。月下月尊朝月,红烛高燃。全家轮流拜月,然后主妇切团圆月饼。切人提前算好全家有多少人,在家的,在外地的,一起算。他们
今天,在月亮下玩耍的习俗远不如过去盛行。然而,赏月仍然很受欢迎。人们饮酒求月庆祝美好生活,或祝愿远方亲人健康幸福,与家人共渡千里。
中秋节的习俗和形式很多,但都寄托着人们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