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对中国人来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至于有多重要,首先要看冬至的由来和传说。它是如何产生的,有哪些习俗?让我们和边肖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的起源、传说和故事
1.冬至的由来
据周朝记载,民间以冬至为郊祀天,又因周历正月为夏历十一月,周朝正月等于我们现在的十一月,所以拜年与庆冬并无区别。直到汉武帝采用夏历,才把正月和冬至分开。因此,可以说“冬节”是汉代以后才开始庆祝的。
由于历法不同,人们一直沿用周历,认为冬至是另一年的开始。有句话叫吃了饺子就老了一岁。这就是为什么冬至如此受人们重视的原因。
2.冬至的传说
在江南水乡,冬至之夜全家人聚在一起,一起吃红豆糯米饭是一种习俗。相传,有一个叫共工的人。他的儿子不成功,做了许多坏事。他死于冬至。死后成为瘟疫,继续祸害百姓。但这种瘟疫最怕红豆,所以人们在冬至煮红豆饭吃,以此来辟邪避灾防病。
以前老北京有句话叫“冬至馄饨,夏至面条”。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有两个首领,匈奴人和屯人,他们非常凶残。人们对它恨之入骨,就用肉馅包成一角,取“浑”“辇”之音,称之为“馄饨”。厌恶食物,并寻求平息战争,过上和平的生活。因为馄饨最早是在冬至做的,所以家家户户都在冬至吃馄饨。
冬至吃狗肉的习俗,据说始于汉代。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那天吃了樊哙煮的狗肉,觉得特别好吃,赞不绝口。从此,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狗肉的习俗。如今,人们在冬至这天吃狗肉、羊肉和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个好兆头。
3.冬至的习俗
3.1、补药
冬令进补源于汉高祖刘邦的冬至吃狗肉。现在人们大多用中药炖羊肉、炖鸡。除此之外,吃桂圆糯米或粥也是一种滋补饮食。
3.2、祖先崇拜
据清代记载,“这是一个老少皆宜的祭祖过节的日子,就像元旦一样”。在冬至,祭祖通常在中午开始。如果有祠堂,就从凌晨开始。供品包括三畜(鸡鸭鱼)或五畜(加猪羊),米,水,酒,十二菜(素菜,干料),水果。
3.3.吃汤圆
汤圆的意思是“团圆”。一般是红白相间的小汤圆,再包六个甜馅的大汤圆,用来祭祖。在南方和台湾省,有在门、窗、桌子和柜子上贴汤圆的习俗,以祈求神灵的保佑。在北方,人们吃饺子。
冬至谚语
从多云的冬天到阳光明媚的新年。(浙江)
冬天多云,明年春天干燥。(鲁)
每年冬至晴的时候都会下雨。(五)
冬天天气晴朗,春节天气多云。(廖)
冬天是晴天,明年是雨天。(广西)
冬至多雨,冬至少雨。(广东)
冬天雨星不明时,大雪使行走困难。(苏)
冬天有雪,来年有旱,冬至有风有寒。(金、陆)
冬天有雪,九月有雪。(陕西)
冬至下雪,夏至水满河。(向)
冬天是晴天,春节是雨雪天。(万)
冬天如此
3.冬至来临,它会冻结旧的一年,融化新的一年,结束一年的烦恼和压力,释放积累的好运和喜悦,让悲伤成为历史,用快乐开启新的篇章。祝你笑口常开,万事如意。
4.冬至来临,太阳向你微笑,白昼变长,黑夜变短;温暖在加强,冷漠在消失;快乐在加油,烦恼在消融。祝你冬天好运、幸福、喜庆。
5.冬至肆虐,伴随着寒风和落叶。此时,我温馨的祝福向你走来。祝冬至不冻,天天阳光明媚,温暖如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