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的传承!那么,作为当代年轻人,如何弘扬国学知识呢?为此,让我们和边肖一起做一个中国文化知识竞赛,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国文化知识竞赛问答
多选
1.“我愿教你孝道,得白给者,不负道。老人吃肉,百姓不饿不冷,但不是国王,什么都没有。”一句话中的“尴尬”是指(b) A .政府b .学校c .家庭d .社会。
2.“学而优则仕”概括了(一)关于教育目的的命题。
A.孔子b .孟子c .董仲舒d .朱
3.世界上最早的教育教学专著是(C)
A.b . 《论语》 c . 《师说》d . 《学记》
4.“民为贵,国为次,君为光。”体现了孟子的(D)
A.教育思想b .学术思想c .等级观念d .民本思想
5.“不要生气,不要偷懒”的想法源于(A)
A.b . 《孟子》 c . 《论语》d . 《学记》
6.《四书集注》说“给无墓。”这句话体现了(一)
A.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 .启发性教学原则c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 .巩固性教学原则
7.“世间虽有易生之事,一日暴戾,十日冰冷,不能生者也。”孟子用反面例子来强调学习的重要性(C)
A.集中精力,b .磨练意志,c .持之以恒,d .自我满足。
8.启发式教学思想最早在中国提出的是(D) A .朱b .孟子c .董仲舒D .孔子。
9.提出“治国安民,教学为先”思想的书是(C)
A.b . 《孟子》 c . 《学记》d . 《大学》
10.孔子的教育思想充分体现在他的演讲集(B)中。
A.b . 《论语》 c . 《学记》d . 《中庸》
1.《大学》要求“学习不耽误等。”属于(a)教学原则。
A.循序渐进原则b .巩固原则c .因材施教原则d .直觉原则
12.下列名言属于孟子的说法是(D)
A.仁者,仁者。不生存的人会害人,杀人的人会行善。b .一百个工人住在一个商店里使事情发生,绅士学习他所知道的。
C.士不可不忠,任重道远。你不认为这是你的职责吗?离死不远了!
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权贵不能屈。
13.“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难。如果你不够了解,那么你可以反思自己。困了,再自力更生。所以教与学是可以互相学习的。”一句话来自(c)
A.b . 《论语》 c . 《学记》d . 《中庸》
14.“别生气,别生气,别生气。”这句话出自(b)
A.《学记》B五经四书D. 《论语》
15.“在问题开始时启发学生思考,但不提供现成答案”是《师说》所强调的(B)。a、博学于文,B、开盛,C、强盛,D、道盛。
16.孟子认为,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羞耻感、听天由命和(一)
A.是非之心b .进退之心c .悲喜之心d .善恶之心
17.《学记》是(c)四十九篇文章中的一篇。
A.b . 《孟子》 c . 《学记》d . 《论语》
18.中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的思想家是(A)。
A.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
19.(三)是对我国先秦时期教育思想的概括和总结。
A.b . 《说文解字》 c . 《学记》d . 《学记》
20.“楚人皆福,楚人皆喘。虽然天天被挞,却得不到。”好几年了,很难得到。”这个故事说明了(b)对教育的影响。a .父母b .环境c .教师d .教学方法
21.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核心思想是(B)。a .义b .仁c .礼d .智
22.我国第一本专门论述教育教学的书是(C)。
A.b . 《大学》 c . 《论语》d . 《礼记》
23.孔子提出的“因材施教”符合个体身心发展的(B)
25.“建国治民,教学为先”这句话,体现了教育与(b)的关系。
A.经济b政治c军事d文化
26.荀子把教或学的过程具体化为闻、见、知、行四个环节,把(D)作为终极目标。a .闻b .看c .知道d .好的
27.孟子曰:“博学而精,则以反讽而约之。”这种说法意在说明广泛的学习和详细的解释,目的是融会贯通,回到(A)。
A.简单b .复杂c .炫耀d .文化
28.(四)在中国教育史上,开创了与教育“内说”截然相反的教育“外说”。a .孔子b .孟子c .墨子d .荀子
29.子贡问政。子曰:“粮足,兵足,民信。”这个回答体现了孔子(A)的治国思想。赢得人民的信任。以德治国。c .注意礼仪。d .因材施教
30.孟子以(B)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A.人性本恶b .人性本善c .人性本无善恶d .人性本有善恶。
31.两千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一个类似于“教育机会均等”的朴素命题。他的“有教无类”的观点体现了(a) a .教育起点机会均等;b .教育过程中的平等机会;c .教育条件中的平等机会;d .教育成果中的平等机会。
32.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是(C)。a .孔子b .孟子c .荀子d .墨子
33.孟子认为,( A)是社会伦理道德建立的基础和基石。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
34.孔子在(b)中提倡“仁者爱国”,“克己复礼”。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
35.“学而后知不足,教而后知难。如果你不够了解,那么你可以反思自己。知之,而后自强。”体现了教学的(D)。
A.因材施教原则b .巩固原则c .启发原则d .教与学原则。
36.宋朝有些人因为自己的苗没长好不好意思,回来说家里人说:“你今天病了,就帮你的苗长好!”他的儿子倾向于看它,但是幼苗正在死去。孟子用这个“鼓励幼苗”的寓言来说明(c)的重要性。a .巩固b .启发c .循序渐进d .因材施教
37.孔子在(a)中提出了“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的思想。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
38.在人性观上,荀子主张(B)
A.人性本善b .人性本恶c .人性本无善恶d .人性本有善恶
39.《中庸》中(C)强调的是“对学生严格,但绝不让他们感到压抑”。a、博学于文,B、开盛,C、强盛,D、道盛。
40.孟子认为慈悲是(b) a .智慧的终结b .仁的终结c .义的终结d .礼的终结
41.荀子用(B)来比喻,说明人在学习的帮助下,可以取得很大的进步。
A.地龙无喽啰,筋骨强健,食土,饮黄坟,任劳任怨。
B.爬起来招,手臂不加长,看到的人却远远的;当你随风而行时,声音不会加重病情,但听到的人会很明显。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成不了河。
D.坚持不懈,朽木不可雕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雕。
42.从《大学》可以看出,孔子认为最根本的是(a)治国安民。
A.教育b政治c经济d军事
43.春秋时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B)是儒家的代表人物。
A.墨子b .孔子c .韩非d .老子
44.“所以天道会对做人负责,所以我们要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身肤,空其身,为所欲为。所以,耐心是他力所不及的。”孟子的话意在强调,那些
48.“学而优则仕,可以为师。”这个想法来自(b)
A.b . 《论语》 c . 《学记》d . 《中庸》
49.“互相学习”、“循序渐进”等教学原则源于(B)
A.b . 《大学》 c . 《论语》d . 《学记》
50.《中庸》说“道引,强引,弱引,开引。”这句话体现了(b) a .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b .启发性教学原则c .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d .巩固性教学原则。
51.反映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主要言论有(a) A .教育无阶级;b .没有生气,没必要生气;c .知道自己知道的就是知道;知道自己不知道的,就是知道;对文学有所了解,出于礼貌。
52.嵇康子问子曰:“无道杀,有道杀。怎么样?”孔子对他说:“儿子当道,你怎么能杀他呢?子欲善,人欲善。君子德风,小人德草,草风,必亡矣。”这个回答体现了孔子(乙)的治国思想。
A.取信于民b .以德治国c .讲究礼仪d .因材施教
53.“赞美他的诗,读他的书,不认识这个人,但是?是关于世界的。是商友。”孟子在这种说法中提出了观点(c)。
A.违心b .以己待人c .知人论世d .不懂诗。
54.“三人行,必有我师。”下一句是(一)
A.择善而从之,改恶而从之。
B.选好的跟好的,改不好的。
C.择善而从之,不善而从之。
D.选择好的向他们学习,不好的向他们学习。
55.(三)说明如果不积累,就无法实现崇高的目标。
A.地龙无喽啰,筋骨强健,食土,饮黄坟,任劳任怨。
B.爬起来招,手臂不加长,看到的人却远远的;当你随风而行时,声音不会加重病情,但听到的人会很明显。
C.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成不了河。
D.坚持不懈,朽木不可雕也;锲而不舍,金石可雕。
56.孟子认为,( B)的有无是人与兽区别的重要标志。
a、知识b、先天善性c、天赋d、财富
57.孔子持肯定态度,认为教育在人类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他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c),指出人的天赋是相似的,打破了奴隶主贵族的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
A.要贤惠,要谦恭,要羞耻,要端庄。b .边学边优秀,让你当官。c .性相近,学远。d .有知识,有礼貌。
58.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B)占据首位。
A.文化知识b .道德教育c .自然科学d .生产劳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