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科技 计算型存储破局:超融合+迎来爆发窗口

计算型存储破局:超融合+迎来爆发窗口

作为数字经济高速发展的重要底座,数据中心的建设和运营模式多年来不断进化,为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持续赋能。

传统上,数据中心采取计算、存储、网络、软件分层建设的模式。虽然其具有各层互相解耦、独立扩展的便利,但对整体规划的要求颇高,存算网的配比很难满足业务扩展的需求,复杂的运维体系还可能造成效率低下、成本畸高。

针对既有建设模式的痛点,CI(融合基础设施)乃至HCI(超融合架构)逐渐浮出水面。超融合将存储、计算和网络结合到一个系统中,可以集合多个服务器共同创建共享计算和存储资源池,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降低了运营成本,渐成数据中心的主流建设模式。

Gartner发布的报告显示:HCI在全球市场将保持14%的年复合增长率,中国市场也已进入HCI主流应用的早期阶段,市场规模将从2021年的18亿美元跃升到2025年的约30亿美元。

在迈向主流应用的关键节点,超融合难免遭遇成长的烦恼。如何实现企业海量应用与IT基础设施的高效融合?怎样达成分支边缘的宽环境适配?产业生态与合作模式的构建何去何从?要在纷繁的头绪中寻找纲举目张的角色,存储产品堪当重任。

从超融合的演进轨迹来看,存储产品始终是发挥核心作用的主角。在HCI架构中,由集中共享式存储转向软件定义的分布式存储是重要的跨越,对超融合的加速渗透可谓功不可没。但伴随海量数据的急剧增加和业务需求的快速演变,对分支边缘存储的可靠性和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超融合基于分布式块存储的既有架构无法适应新的场景,改变迫在眉睫。

将超融合设备与专业存储产品“拼接”在一起,是部分客户为解燃眉之急迫不得已的做法。事实上,业界更期待真正意义上的“超融合+”一揽子解决方案,借助存储产品的突破完成实质性的跃迁。

近日,华为重磅推出“超融合+”战略并发布系列新品,围绕生态、体验和商业三个维度对传统超融合进行全面升级。其中,华为计算型存储OceanStor 2910的亮相颇为引人注目,存储底座的升级无疑成为“超融合+”落地的最强支撑。

春风拂来,HCI有望从野蛮生长的“乱纪元”迈向健康发展的“恒纪元”。

风起青萍末。尽管HCI架构的应用范畴已从中小客户延伸至大型客户,但分支边缘仍然是其精耕细作的主赛道。深刻理解中小客户一体化数据中心的建设需求,直面其间的诸多挑战,是超融合谋求进化的必由之路。

首先,分支边缘承载的关键业务越来越多,对可靠性和性能的要求不断提高。很多客户的数字化转型进入深水区,业务与IT技术的融合更为紧密,数据库、ERP等时延敏感性应用在分支边缘的部署愈发广泛,以分布式存储为基础的超融合架构应对起来难免捉襟见肘。

其次,数据总量尤其是文件等非结构化数据呈几何级数上升,给各类分支边缘带来巨大压力。根据IDC咨询《数据时代2025》研究报告,未来几年数据规模将以30%以上的速度增长,非结构化数据的占比更高达80%。传统超融合基于分布式块存储,无法有效满足医疗PACS、中小企业EDA仿真等海量文件处理的功能和性能要求。

再次,分支边缘的落地场景日益丰富,上层应用生态渐趋复杂,更期待多样化算力的支撑和智能高效的运维方式。过往的超融合架构并不具备多元的存储能力和特性,在部署和运维管理方面也未能让中小客户轻装上阵,长期的负重前行自然难以致远。

显而易见,超融合在演进过程中主要掣肘于存储架构及相关产品、解决方案的局限性,要想实现超融合+的预期目标,必须以存储为突破口,推动分支边缘的数字化转型迈上更高台阶。

在诸多技术路线中,计算型存储被寄予厚望。华为最新发布的华为OceanStor 2910,为计算型存储在分支边缘数据中心等场景的大规模应用开启了重要窗口,是超融合+整体战略有效实施的核心利器。

基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及对客户需求的充分挖掘,华为不断完善计算型存储的外延和内涵:即以主存储(Primary Storage)为基础,提供丰富的专业存储特性和独有的SAN&NAS一体化能力;借助弹性虚拟网络实现免交换机架构,将内部网络全部预置完成,免网络规划配置;通过极致的硬件开放能力,帮助伙伴和客户构建一站式超融合+建设方案。华为OceanStor 2910正是践行上述理念的结晶,具有开疆扩土的里程碑意义。

一是具备突出的专业存储能力,以高可靠、稳定低时延和拥有专业NAS特性的主存储作为数据底座。双控AA架构、容忍3盘同时失效、免网关双活等特征确保99.9999%可靠性;存储LUN和FS基于分布式AA架构在全局范围内资源共享,独创数据布局算法,加速所有热点数据,达到稳定的1ms低时延;开创SAN和NAS一体化,安全快照、多租户、日志审计、防篡改等逾20个专业NAS特性,满足不同数据类型需求。

二是在硬件层面实现最大化的算力开放。华为OceanStor 2910支持任意标准1U第三方计算主板和多样化算力硬件,操作系统和硬件解耦,更换计算硬件时无需对数据进行重构;计算节点不带系统盘,存储与计算节点可独立灵活扩展。

三是达成极简设备部署和智能运维管理。传统开局至少需要2天以上,华为OceanStor 2910通过云端预配置和扫码开局,系统开局时间从2天缩短到1小时;基于DME IQ云端运维平台,1人完成多台设备远程运维,大幅降低对运维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

据了解,华为已和元亿科技、华存智谷两家伙伴共同推出计算型存储产品方案,吹响了超融合+加速落地的号角,也为生态体系的构建树立了标杆。

在本次发布会上,华为携手伙伴打造的一站式IT应用解决方案集成平台——华为蓝鲸应用商城,堪称超融合+生态进化的助推器。“蓝鲸”致力于让伙伴和客户的企业应用像用手机App一样简单,实现业务系统的快速上线和稳定运行。有了应用商城的加持,华为计算型存储可以联合更多ISV合作伙伴,为客户提供高可靠、功能丰富的一站式解决方案。

生态体系的构建与商业版图的扩张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华为深谙此道,“超融合+”全面开放软件能力,为伙伴提供质量认证机制、硬件加速模块和交付运维工具三大类技术支持,降低伙伴开发超融合产品的难度。华为也将开放硬件平台,把计算部件选择权交给伙伴,帮助伙伴“积木式”构建计算型存储产品整机,实现技术共享和能力互通。

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

以更长远的眼光看,实现从设备融合到应用融合、从中心到边缘、从单一算力到多样算力、从单厂商全栈集成到软硬件生态开放的多重跨越,是超融合+的终极理想,需要更多的同路人相伴偕行。正如华为数据存储产品线总裁周跃峰所言:秉承“把复杂留给自己,把简单留给伙伴和客户”的理念,华为将引领超融合走向新纪元。这条路也许充满坎坷,但行则必至。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架构,分支,模式,海量,建设,存储,融合,客户,边缘,应用,架构,分支,华为,周跃峰,边缘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架构,分支,模式,海量,建设,存储,融合,客户,边缘,应用,架构,分支,华为,周跃峰,边缘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架构,分支,模式,海量,建设,存储,融合,客户,边缘,应用,架构,分支,华为,周跃峰,边缘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