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科技 一组密码走天下?速查!这些习惯可能影响你的钱袋子

一组密码走天下?速查!这些习惯可能影响你的钱袋子

移动支付高速发展,如今,我们只需“扫码”或者“刷脸”,便可轻松“买单”。那么,移动支付需要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中国银联联合17家全国性商业银行开展了2022年移动支付安全大调查活动,并于近日发布了调查报告,一起看报告↓↓↓

01

哪些用户及消费

最常使用移动支付?

调查结果显示,男性日平均使用移动支付的频率高于女性,年轻群体使用频率高于大龄群体,35岁以下人群中80%的人每天都会使用移动支付。围绕居民日常生活的“商店、便利店及餐饮店”“小摊贩、菜市场、水果店”“水电煤、网络费”,移动支付发生最多。

02

哪些不良使用习惯

易致移动支付风险发生?

移动支付普及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但使用不当也会带来风险隐患。调查数据显示,日常使用手机支付时,平均每个用户存在1.2个不安全的行为习惯。发生率最高的三项不安全行为分别为“网站/App内登录习惯设置记住密码或自动登录”“在连接公共WiFi的状态下支付”以及“所有支付密码都相同”。

值得欣慰的是,和2021年相比,人均不安全行为数量下降了约0.8个。“所有支付密码都相同”“有优惠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换新手机时不解除银行卡不删除存留的敏感信息”等问题的发生率下降明显。但调查也发现,在手机内安装安全防卫类App和开启了移动支付保护功能的人在整体人群中的占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女性和55岁以上人群在移动支付安全性方面的自我保护意识不足。

业内人士提醒,如果设置了自动登录并记住密码,最好是在软件设置中予以解除。另外,在选择密码时,最好选择“字母+数字+符号”的组合,增强安全性。

03

移动支付的高风险人群

有哪些特征?

从调查结果来看,目前我国移动支付的高风险人群主要是00后的学生群体以及60岁以上群体。

招商银行信用卡中心总经理助理文竹:00后的学生群体风险防范意识欠佳,更容易轻信他人,在“网络博彩”“兼职刷单诈骗”“网络平台抽奖扫码诈骗”“有优惠促销的二维码都会尝试扫”等问题上较其他群体风险更高。60岁以上群体易遭遇虚假药品、保健品诈骗,且实际发生损失的人群占比较高。

04

网络电信诈骗案件多发

何人易中招?

近年来,随着移动支付的迅速普及,很多与之相关的网络电信诈骗案件也呈现出高发态势。调查显示,在各类电信诈骗中,排在前列的是收益回报类诈骗、情感爱心类诈骗、虚拟消息类诈骗。25岁以下年轻人和学生群体是情感爱心类诈骗受害最严重的人群,男性在面对此类诈骗时更容易受骗,有超过10%的男性用户表示曾经遭遇过。

05

遭遇诈骗后

第一时间应该怎样做?

在日常使用移动支付的过程中,一旦发现自己被骗了,第一时间应该怎样做才能保全财产,或将损失降到最小呢?

调查显示,在意识到自己遭遇诈骗后,“拨打110报警热线”是被选择最多的应急措施,占比33.7%。但仍然有33.4%的被访者出于各种原因,在遭遇诈骗后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一现象更多见于45岁以上的大龄群体。

专业人士提醒,在遭遇诈骗后,首先要回忆被骗的全过程,准确记录自己提供了哪些个人信息、哪些付款账户可能有风险、实际损失资金去向等;其次,应立即拨打110报警,报告被骗的全过程以及资金去向;最后,要通知涉案账户开立银行或有关第三方机构,相关单位会根据情况对涉案账户以及关联账户采取相应的管控措施。

转自:CCTV-1《晚间新闻》

来源:央视一套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人群,密码,群体,移动,调查,习惯,影响,风险,天下,诈骗,人群,密码,群体,移动支付,频率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人群,密码,群体,移动,调查,习惯,影响,风险,天下,诈骗,人群,密码,群体,移动支付,频率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人群,密码,群体,移动,调查,习惯,影响,风险,天下,诈骗,人群,密码,群体,移动支付,频率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