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摄影初学者总是对照片的曝光把握不好。相机曝光应该怎么控制?下面是边肖分享的数码摄影的曝光控制技巧。让我们来看看。
数码摄影的曝光控制技巧
孔
像窗户,大了光线多,小了光线少;
光圈会用“f/xxx”来表示,比如f/8;
小数值=大光圈,比如f/1.4就是大光圈,f/22就是小光圈。不要犯错误。
快门
高速快门进光少,慢速快门进光多;
高速快门经常看到1/xxx秒,比如1/250s,1/4000s;
一般相机最快可以设置为1/4000s或者1/8000s,最慢可以设置为30s。
超过30秒的快门可以用B/灯泡快门代替。
ISO感光度
胶片/感光器对光的敏感度
ISO越高,在暗光环境下吸收光线越好,或者在光圈小,快门快的情况下吸收接收光线越好。
ISO越高,噪点越明显,照片质量越差。
ISO范围从5012800或更高,取决于相机
影响曝光的三个因素
1.ISO(感光度):数码相机传感器对光线的敏感度;
2.光圈:拍摄时镜头中叶片开口的大小;
3.快门速度:快门保持打开的时间。
一张照片的曝光度是由以上三个因素决定的。
要点:改变一个因素会影响其他因素。也就是说,不能只单独考虑其中任何一个因素。当你进行调整时,你必须时刻注意你头脑中的所有参数。
精确曝光的方法
从坚持M挡开始。
我之所以提倡在摄影中学会使用M档,并不是说M档优于A档。在对比光线小的情况下,A档确实可以更方便的抓拍。M档可以让人在学习摄影时,更准确地理解各种环境下光线的变化与相机参数变化之间的关系。举个例子,对于一张照片,如果你用A档拍摄,你可以设置光圈,那么剩下多少个快门可以用,几乎完全由相机为你决定。但由于相机不同,每个相机的测光精度也不同。问题来了。您可以对不同的相机使用相同的参数来拍摄A文件中的相同对象。就算测光点一样,拍出来的曝光几乎都不一样。相机差异越大,曝光差异越大。我用了三台数码机,分别是尼康D700、D800、D4和D4,做了一个实验。光线较小时,曝光差相对较小,对比光线较大时,曝光差增大。也就是说用A档学摄影还不错,但是不利于各种灯光下曝光经验的积累。没有积累,就无法培养感情,对于摄影体验的长期提升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
更何况在使用A档的时候,摄影师只会更加关注光圈。比如拍风景的时候会把光圈开的稍微小一点,但是拍人像的时候,更多的人会本能的把光圈开的稍微大一点。很少有人会关注使用A档时相机自动反馈的快门。很多朋友都能回忆起,当你用A档看一个更好的场景或者拍一个风景的时候,大多数人只能记得自己用了多少光圈。因为光圈是自己设定的,印象深刻,快门是相机自动的,所以大部分时间不会记得。但是当你坚持用M挡的时候,两个人的印象都会更深刻。这时候每拍一张曝光不准的照片,对参数如何设置的印象就会加深,直到你手动设置一个准确的曝光参数。这时候你会对这张照片的光圈和快门参数印象更深刻,这种连拍和设置的积累会形成对光线的曝光体验。长期以来,在经过数万次或数十万次的快门和光圈手动设置后,大部分人在没有相机测光的情况下,基本可以估算出一个拍摄场景所需的光圈和快门。这时候相机本身的测光只是一个参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轻松增减,满足自己的拍摄习惯和风格。也就是说,是拍高姿态照片还是低姿态照片是由摄影师自己决定的,而不是靠相机本身。
精确曝光的练习最重要的是培养自己的感觉,也就是对各种环境光的敏感度。这里其实有两种感情需要培养。一个是对相机的熟悉程度。如果你长期使用相机,长时间按快门,你就会熟悉相机对各种光线的反馈和灵敏度。还有就是自己的主观意识,如何在各种灯光下拍出自己喜欢的曝光值照片。我们都说摄影是实践的艺术,所以实践的积累就是经验。
准确找到测光点也是准确曝光的基础。
准确曝光的前提是找到准确的测光点。我们都知道最基本的原理。相机的测光点以18%的灰度为基准。超过18%灰度时,相机会认为是曝光过度。要低调曝光,关小光圈或快门。反之则曝光不足,需要加大光圈或快门。那么到底什么是18%的灰分呢?这是很多新手经常不确定的问题。有朋友带着18%的灰卡测光是一种奉献,但更多情况下,蓝天、树叶表面、柏油路面、人的手背其实都是18%左右的物体,可以作为测光的参考。当然还有很多其他的。这个真的没有定论。是大家多拍照积累经验的结果。
如果你在一个白色的物体上测量光线,或者一朵接近白色或粉色的花,那么相机认为它是18%以上的灰色,反馈给你的曝光值可能是不准确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白加黑减”原理。当测量超过18%的物体时,需要手动增加曝光。反之,则需要减少。这种具体的掌握需要大家勤加练习积累经验。人生还有很多经验是需要不断探索和积累的,不仅仅是我这里引用的花。只有深刻理解这个原理,才能通过不断的尝试积累经验。
至于测光斑怎么练,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坐在办公室后可以练习拍杯子,桌子,对比窗外和室内的风景。练习摄影不一定要旅行。练习很正常。真正的旅行,才能得到自己满意的,特别的片子。
摆脱参数的束缚,扎扎实实的练习积累。
几乎每天都会收到关于拍什么东西,或者某个场景如何设置参数的问题。我上次已经讲过我的看法了。追求参数的本质是不懂如何曝光。比如今天有朋友问我拍夜景怎么设置参数。这个问题太宽泛了。夜景在哪里?有光还是无光,城市还是山区?那时的光线是什么样的?有星星或月亮吗?多云还是晴天,夏天还是冬天?如果这些因素稍有变化,参数就会有很大差异,所以这个问题真的没有答案。个人觉得这位朋友应该学习一下夜间拍摄要注意什么。比如三脚架拍摄会更稳,小光圈拍摄会把星星的光拍出来,需要的时候打开ISO等基础理论,然后努力练习积累自己的感受。
现在微博里,各种摄影技巧每天都在微信上病毒式传播,大多是教人如何在特定环境下拍摄场景。我不是说这里不好,只是想表达一下我的看法。这些小技巧可以让你在特定环境下轻松拍出满意的照片。但是月亮充满了风雨和阳光。改变后的场景和光线呢?大部分人还是不会拍。我们绕不开的是学习如何在各种环境光下准确曝光的基本功。
至于怎么曝光,蜂鸟的前辈们写了很多这样的教程。搜索,水怎么拍,慢门怎么用,星空怎么拍,不同光线下日出日落怎么拍。你把这些教程一个一个的学透了,然后勤加练习总会有所收获。我在这里讲的更多的是如何练习的经验,而不是教授具体的技术。
沉下心来,摆脱急功近利的心态。
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一个道理,那就是学习书法、绘画,或者是弹钢琴,都需要从小学习,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有所成就。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因为我们在身边听到、看到这样的现象,所以觉得理所当然,并不觉得不可理解。
就摄影而言,很多朋友觉得只要按一次快门就够简单了,自然应该是简单快捷好用。所以有些朋友认为这是他们最容易入门的艺术,也是靠业余时间做的事情,也就是能做出点成绩的事情。一位西方哲学家曾经说过:“我们最了解的往往是我们最不了解的。”我们真的那么了解摄影吗?你对他的前世,甚至你相机的所有工作,真正了解多少?
大家都认同摄影和美术在某些层面是可以搞清楚的,培养过程也差不多。那么我们来看看怎么练功?从小练习画画和素描,画几何图形,还有调色方面的训练,这些基本功都练了很多年。从几岁开始,然后十几岁,考上艺术类大学,然后继续实习,再到二十多岁,大部分人都能画出可以称之为作品的东西,只有少数人在这个时候能学到东西。
那么摄影这种和艺术修养过程差不多的东西,怎么能说用起来快呢?当然,我们大多数人只是把摄影当成一种爱好。自然也就没必要按照认认真真的态度去面对了。很多人的追求只是在旅行中拍出自己满意的片子,或者仅仅是不用单反当卡片机就满足了。但回避不了的是曝光和构图的基本功,与态度无关。想写一手好字,必须有扎实的基本功。除非你只是拍拍备案,那你就不用担心这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