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百科 新手使用数码相机摄影的误区

新手使用数码相机摄影的误区

新手摄影师使用数码相机有哪些误区?让我们一起学习吧!以下是边肖为您精心整理的新手使用数码相机摄影时的错误。我希望你喜欢它们。

新手摄影师使用数码相机的误区一:盲目比拼镜头成像或机身性能。

经常可以在坛子里看到这样的帖子:“成像谁比XX强?”、“XX在成像上比XX好多少?”诸如此类。需要指出的是,排除不同厂家镜头成像风格的差异,同一档次的镜头,无论是不同品牌还是相同的,差别都不大。即使是几万元的专业头和几千元的大众头,都是在光圈最好的相同条件下用同一张胶片拍摄的,后期制作条件也是一样的,所以肉眼不放大到10寸以上一般很难出差。对于一般的初哥来说,一年需要把片子放大到10寸以上多少次?

另外,决定照片成像的因素不仅仅是镜头的成像质量,还有相机机身的精度、胶片的分辨率和颗粒度、后期处理等等。无论这些因素中的哪一个环节都可以完全影响最终效果,而最终效果肯定是由最薄弱的环节决定的。比如你的镜头可以打99分,电影水平可以打90分,后期综合水平可以打70分,拍摄技术水平只能打40分,所以最后的成绩绝对不会高于40分!

我想很多朋友都看过各大公司的一些专业或高档镜头的展映片,经常会惊叹镜头的质量!其实那种效果在我们的实际使用中是很难达到的,因为里面不仅包含了顶级的相机和镜头,还几乎包含了世界顶级的拍摄技术和暗室技术!根据我的经验,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大多数人很少将镜头发挥到70%以上的潜力,无论是莱卡还是尼康佳能宾得美能达。再加上后期制作等因素,单纯谈论某个镜头的成像有多好,可以说几乎没有意义。

说说机身。必须说明的是,同档次,同定位的机身,不会也分不清好坏。厂商在设计机身时,会体现自己的特点,同时考虑竞争对手。如果自己的机身性能远远超过对手,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从而使自己在价格战中处于不利地位,同时也会影响到之前机身的销量。反之,如果为了在价格上获得优势而在机身性能上偷工减料,那么其可靠性和耐用性必然会受到质疑。时间长了,就会变得和低档机身一样,必然会流失大量消费者。

比如尼康和佳能现在都有自己的热门机身F80和EOS30,几年来被发烧友频繁对比。两个机身定位一样,硬性指标一样(1/4000秒快门,1/125秒闪光同步),互为竞争对手。仔细比较后可以发现,两体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各有利弊:1。EOS30有眼控对焦,F80没有;2.EOS30的机身采用铝合金,F80采用塑料;3.EOS30有反光镜预抬,F80没有;4.F80有一些测量,EOS30没有;5.F80有网格辅助构图的功能,EOS30没有;6.F80滑轨由金属制成,EOS30由塑料制成.

说谁的功能更强大,我觉得都很强大;你说谁性价比高?我觉得都很高。绝对没有质的区别。EOS30加现货测量,滑轨换金属难吗?当然不难,但是势必会影响EOS3的销量,这是佳能不愿意看到的。F80是否很难得到足够的下料并提前反光板?不难,连F60的材质都比它好。但这必然会增加生产成本,让自己在竞争中处于劣势。

“买的不是卖的”,商业竞争的考虑使得各个厂商的产品最终达成默契的妥协。普通

MTF[调制传递函数],调制传递函数,是科学上检验镜头质量的重要参数。目前,对镜头进行客观定量评价是最重要的方法。很多电影爱好者在购买镜片前往往会花很长时间研究MTF值,甚至把MTF值作为选择是否购买镜片的唯一标准。所以经常走错路,花钱。

MTF值和实地拍摄之间有一条出路:

1.MTF值是实验室数据,测试条件近乎苛刻,与实际环境相差很大。所以一些实际中表现一般的镜头可能会达到理想值,相反一些实拍好的镜头MTF曲线可能就不理想了。

2.MTF是锐度的度量,主要包括两个概念:分辨率和锐度。不考虑镜头畸变控制、色彩透射、防眩光、对焦精度等参数。我想问一下,你敢拍清晰度极好,变形严重,色彩混乱的镜头吗?

3.有些MTF值是厂商的“金贴”(尤其是厂商自己公布的)。没有厂商愿意把自己镜头的MTF标的很烂,或者说谁愿意买?谁敢买?所以,不要让MTF值让你付出代价,更不要花很多精力在上面。

按MTF买镜头有点像按选美标准讨老婆。如果你拿一把尺子去量你想当老婆的MM,量她的三围,量她的部位是否符合黄金分割,那你就不知道谁在受苦了。如果没有MTF,选择镜头并不难。有些口碑好的镜头根本不用看MTF,直接买,误差率不会超过50%。如果还是不放心,还有一个方便又安全的方法,租个镜头体验一下。不如听听别人的,自己试试。只需要花一点时间和金钱就能把问题说清楚,这也是蜂鸟开展租赁业务的初衷之一。

那么是否意味着MTF可以不看了呢?当然,作为一个严谨科学的测试指标,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至少我找不出哪个MTF分在4.0以上的镜头是“狗头”。在选择镜片的时候,可以给MTF一个比较高的权重。同时要考察对比镜片的机械强度、加工精度、内部消光、畸变控制、颜色传递、防眩光、使用方便性等。再精确完美的MTF,也会通过吸睛测试。

给大家一句话,不管“道德头”还是“狗头”,能出片的才是好头。

错误三:品牌XXX比品牌XXX好。

我在《新手购机指南》说过,如果财力不是太大问题,尽量在佳能、尼康、美能达、宾得四大公司中选择(不是我不喜欢用国货,是国货质量实在让人失望)。那么这四款相机的质量和性能是否有质的差距呢?我可以负责任的说,没有!可惜由于历史原因和观念偏见,很久以来就有一种说法,某某品牌比某某好,其中“尼康”比“佳能”好。

很多中国人都有很强的尼康情节。这有历史原因。尼康于20世纪80年代初进入中国,并迅速占领专业摄影市场。佳能在80年代末姗姗来迟,但近十年的时差让尼康的名声深入了很多中国人的心中。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很多摄影爱好者对135系统的设备几乎都说了同样的话:买个相机,尼康。镜头对比度大,锐度高,色彩还原好,独辟蹊径。并且把当时尼康推的机身FM2吹到了梦幻的程度。在这种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下,电影爱好者的头脑逐渐形成了这样一种思维定势:购买摄影工具进行创作,必须是尼康相机和镜头。德国的蔡司和徕卡更好,但不是普通人拥有的。

后来佳能进入中国市场,但是由于一些不为人知的原因,佳能从登陆中国的那一天起就受到了不公正的评价。经常听到有人说“尼康创意用的比较好,佳能镜头太软,清晰度差,不能接受!2FM是全机械手动的,可以应付任何环境。不像AF电子相机冷热都要罢工,故障率高。”佳能的镜头软不软?我仔细对比过尼康AF28~105mm/F3.5~4.5和佳能EF24 ~ 85mm/f 3.5;4.5在相同条件下拍摄的照片中,我们并没有发现传闻了十几年的尼康镜头清晰度比佳能镜头高在哪里,反差大在哪里。相反,在暗部细节上,佳能的表现更为突出。说白了,尼康和佳能的同级别镜头没有明显区别。也是公认的佳能很多L镜头在成像上超过尼康同类镜头。那些十几年来一直在说佳能软头的尼康“死忠”,可能根本没用过佳能,不过是跟着别人的意见走,散布虚假信息贬低别人罢了。

另一个不负责任的指责是自动对焦相机不耐用。很多人总认为只有全金属、全手动相机才是好东西,对使用新材料(多为工程塑料)的电控自动对焦相机不屑一顾。这就像斯蒂芬森发明火车的时候,一群坐在马车里的贵族嘲笑它一样可笑无知。工程塑料的强度可以超过金属;不信问材料专家。其实塑料的减震能力比金属好。佳能的机器同样耐摔。eos1n和eos5在北极探险,在亚马逊河热带丛林湿热地区探险,被航海的盐水冲刷的经历都曾见诸报端。尼康能做到吗?我还没看到报道。“酒香不怕巷子深”。佳能凭借强大的科技研发能力和优秀的光学制造水平,创造了AF时代的辉煌。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佳能的市场份额早已超过尼康。

抛开神话的光环和偏见的迷雾,平心而论,佳能和尼康的专业级机身镜头是35mm相机中的佼佼者。与美能达、宾得的产品相比,并没有一些人认为的差距大。实际上,它们的机械性能、成像质量和耐用性基本处于同一水平。流行的“谁硬谁软”“机械相机比电子相机耐用”“AF自动对焦相机比MF手动对焦相机故障率高”都是经不起实践检验的东西。

数码相机摄影新手的误区四:一次性匹配所有焦距段。

很多新手总觉得焦距越完整越好,好像只有这样摄影才有意义。所以经常看到很多初来乍到的兄弟,一上路就花很多钱买装备。我在伊瑞店遇到一个顾客,一次性买了F5,AFS17-35/2.8,AFS28-70/2.8,AFS80-200/2.8,问她为什么要花这么多钱?她说她咨询过几个人,都说这些都是好东西,所以下面就没了。而这个客户连镜头的光圈是多少都不知道。我不赞成一次性购买梦幻装备的做法。

首先,盲目买太多设备很可能会给以后换系统带来麻烦。其实如果你不是某家的坚定粉丝,借鉴各家的长处也是不错的选择。

其次,相机的选购是系统性的,包括机身、镜头、三脚架、闪光灯、相机包、滤镜。所以总投资高达80%都花在了机身和镜头上。配置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可以选择合适的目标,慢慢来。其实花一点钱就可以享受摄影的乐趣。

第三,用好一个焦距并不容易。世界上很多大师都是一面镜子走天下。为什么?因为只有那个焦段最适合他们,或者他们已经把这个焦段用的炉火纯青了。但是,要达到这个程度,需要很长的时间。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做一个焦点片段至少需要一年的时间。只用一个焦点或几个焦点进行创作,虽然方便性降低了,但有助于训练你的眼力,促使你在拍每一张照片之前都仔细思考,对提高技巧大有裨益。但如果一下子把所有的重点都端上来,短时间内很难理解它们的玄机,最后也只是被扔在防潮箱下面,很可惜。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新手使用数码相机摄影的误区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新手使用数码相机摄影的误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新手使用数码相机摄影的误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