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开幕在即,连续三届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进入履职的第11年。南都记者注意到,在过去的十年间,雷军的两会建议涉及多个领域,从完善创业环境、实施人工智能战略、新零售、再到小微企业融资、智能制造、老年人融入数字生活、新能源产业等话题。
2023年,雷军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了3份建议,聚焦“推动仿生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构建完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发展汽车文化”,建言扶持科创产业链,攻关仿生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同时呼吁在新能源汽车行业爆发式增长的今天,构建完善汽车行业数据安全管理体系,大力弘扬和发展汽车文化,提升汽车工业软实力。
鼓励扶持科创产业链,加强核心技术攻关
雷军在《关于推动仿生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建议》中提到,机器人产业迎来了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机遇期,其中仿生人形机器人是刚柔耦合的复杂动力学系统,与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领域紧密关联,其发展与突破将有力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聚集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全球发达国家近年来已经在仿生人形机器人关联的多个领域持续布局,核心零部件功能和性能提升、机器人技术与新兴技术的深度融合是重点关注点。不过,雷军坦言,我国仿生人形机器人虽然取得了关键突破,但仍面临着核心部组件性能有待提升、应用需求牵引不足、不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应用生态和配套支撑体系不健全等挑战。
雷军建议,要鼓励扶持相关科创产业链参与各方,推进仿生人形机器人产业规划布局,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并指导行业制定数据安全管理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以此促进创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
在仿生人形机器人核心部组件和零部件性能优化等关键共性技术薄弱、技术与应用脱节等问题上,雷军认为,应当支持整机企业牵头创建国家创新联合体,形成“点面结合”的长期持续创新机制,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
针对应用生态的问题,雷军建议,应当鼓励行业组织建设软硬件协同的通用型仿生人形机器人开源创新平台,以开放的产业生态降低应用技术成本,同时加速智能制造、养老陪护等场景的应用培育。
构建汽车数据共享机制,实现车企间数据安全流通
南都记者注意到,三份建议中,有两份都与汽车产业有关。
在数字经济加速融入之际,智能网联汽车逐渐普及,汽车所承载的行驶轨迹、生物特征等敏感个人信息,及地理信息、车外影像等,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资产,也给个人隐私、国家公共利益与安全带来了挑战。
雷军表示,2021年,《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相继发布,相关产业部门出台了《汽车数据安全管理若干规定(试行)》《关于加强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的意见》等管理文件,规定了汽车领域处理重要数据、敏感个人信息等一些基本原则和要求,但目前汽车数据安全标准、认证评价、应用管理等机制仍不完善,制约了行业发展。
在《关于构建完善汽车数据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议》中,雷军提到,目前国家已发布若干汽车相关的数据安全推荐性国家标准,规范了网约车服务及汽车数据采集等部分场景要求,尚无法覆盖到研产供销全业务领域。为此雷军建议,由主管部门牵头,定义汽车数据分类分级规则,加快制定围绕汽车生命周期和数据生命周期两条主线的数据安全标准,指导产业发展。同时建立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认证制度、数据安全评级及公示制度,提升行业透明度与可信度。
此外,当前各车企间数据尚未实现有效安全流通,数据孤岛普遍存在,数据价值无法充分发挥。雷军建议国家有关部门牵头行业协会、研究机构及产业链各环节厂商,针对不同场景搭建互认互信互通的行业级数据共享机制平台,在保障数据安全的前提下,让各车企间的数据实现流通,将数据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而在《关于大力发展汽车文化,助力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建议》中,雷军认为:汽车工业是硬基础,汽车文化则是软实力。大力发展汽车文化,扩大其影响范围及群众基础,形成“汽车技术/产品发展——汽车文化兴盛——汽车技术进步和消费需求持续提升”的正循环,成为推动中国从汽车大国走向汽车强国的关键助力。
雷军表示,可以引导营造更加丰富的汽车文化场景,如在有条件的高速路段,适度放开限速,让汽车文化爱好者有机会体验先进的技术带来的极致性能;同时鼓励促进赛车运动、公路旅行、露营营地等文化场景的开发,与文旅产业发展相结合。
采写:南都记者 叶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