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4日,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正式开幕,全国人大代表,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就“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向大会提交了三份建议案,其中一份是关于推动仿生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建议。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人工智能、5G、新能源、新材料等与机器人技术深度融合,机器人产业正在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为此,我国先后出台了《“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和《“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按下“加速键”。当前时点,机器人产业正迎来新的技术变革,尤其是人形机器人领域。
作为连任三届的全国人大代表,雷军今年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是机器人制造业。在关于推动仿生人形机器人快速发展的建议中,雷军分别就扶持科创产业链、创建国家创新联合体、构建仿生人形机器人开放产业生态这三点提出建议。
雷军表示,机器人产业正值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机遇期,其中仿生人形机器人是刚柔耦合的复杂动力学系统,与自动驾驶等新兴技术领域紧密关联,如能加快发展、实现突破,将有力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集聚发展,成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际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
此外,雷军认为,虽然目前我国在多模态运动规划,动态平衡控制、刚柔仿生机构、全身协调控制等仿生人形机器人核心技术已取得关键突破,也在整机产品研制方面已取得显著进展。但仍然面临核心部组件性能有待提升、应用需求牵引不足、不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应用生态和配套支撑体系不健全等挑战。
为此,雷军在建议中指出,要鼓励扶持科创产业链,推进仿生人形机器人产业规划布局。他建议,有关部门应从技术引领、要素支撑、产业集聚、生态培育、标准完善等方面逐步细化完善配套政策和措施,促进创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全面推进仿生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指导行业制定数据安全管理政策制度和标准规范,着重推动整机产品标准、通信控制标准、安全标准和应用标准的制定工作。
此外,还应当支持整机企业牵头创建国家创新联合体加强核心技术联合攻关。他指出,近年来,我国在仿生人形机器人技术研发方面有所突破,但仍面临关键共性技术薄弱,技术与应用脱节等问题。建议国家支持整机企业牵头组建国家级创新联合体,形成“点面结合”的长期持续创新机制。
最后,雷军建议,应构建仿生人形机器人开放产业生态,加速场景应用培育。他认为,国内仿生人形机器人缺少完备的设计研发工具链(如仿真平台、应用开发环境),开放的标准接口等,导致应用生态发展缓慢。因此,国家应鼓励行业组织建设软硬协同的通用型仿生人形机器人开源创新平台,同时聚焦智能制造、场所巡检、养老陪护、家庭陪伴等应用场景,通过国家及省市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目录,给予示范应用推广支持。
南都两会报道组出品
采写:实习生路欣冉 北京新闻中心记者胡耕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