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注意力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的抢夺。/视觉中国
信息剩余可能是今天互联网最令人头疼的事。
娱乐、经济、政治、天气、衣食住行……只要连上网络,各个互联网产品就会争先恐后地告诉你,今天又发生了哪些事情。除了新闻性的内容,短视频也会在算法推荐的加持下,不断地涌到你的眼前。
副作用显而易见:当我们的注意力无时无刻不面临着文字、声音、视频等信息的抢夺,对信息的好奇会逐渐衰减。
2023年,以GPT-4为代表的大语言AI模型问世,人们惊诧地发现,借助AI的力量,信息剩余的困境不仅没有得到改变,反而会变得更有效率。AI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本事,比过去的地摊文学还强。
近期火遍全网的ChatGPT。/pexels
即便这些模型安全性能正在完善,但产生的答案中依然包含了虚假、违法内容等。AI呼啸增长的年代,却没有足够多的AI“看门人”把好安全关,成为横亘在这个时代的现实问题。
这也正是 新闻资讯App所面临的挑战:人们接收资讯的渠道越发多元,如何让人们去下载一个新闻资讯App?新闻资讯App又如何避免信息冗余和信息垃圾,用真正有价值的资讯留住用户?作为平台方,如何发挥好“看门人”角色,把真正的精品内容带给用户?
面对信息红海,谁帮用户“提纯”?
“现在用户获取新闻的渠道越来越多,但我们收到来自用户的反馈是,内容同质化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作为已成立近20年的互联网产品,腾讯新闻见证了从门户网站到资讯App再到内容平台的发展和迭代升级的整个过程。而平台负责人何毅进,对此也感触颇深。
为了在这片信息红海中脱颖而出,各大资讯App没少下功夫。但拼命给用户“投喂”的结果,却不见得有效。
正在浏览手机信息的人。/图虫创意
在腾讯新闻2022年的用户调研中,普通用户最主要的感受是面对庞杂的信息和大量冗余的资讯,开始产生疲倦感。企鹅调研数据显示,阅读内容越多,内容满意度越低,有超三成用户认为 “有价值内容获取占比在30%以下”。
当用户意识到“信息茧房”的存在后,往往会对算法产生偏见。但何毅进认为,构筑“信息茧房”的“主因”并不是算法,而是平台过于看重点击率、用户时长、播放完成度等指标所指向的短期结果,而忽视平台长期的用户价值,这才是信息茧房背后的推手。
面对庞杂的信息和大量冗余的资讯,人们开始产生疲倦感。/图虫创意
与此同时,用户正于无形中提出对内容更高的要求,也就是获取信息的“效率”。“越来越多的用户展现出更强烈的自我成长的意识,他们不甘沉溺于信息的消遣之中,对标题党保持警惕,对资讯的价值需求也在逐渐增强。用户越年轻,这种趋势越明显。”何毅进向《新周刊》分享道。
而当腾讯新闻意识到这一点时,变革已刻不容缓。
真正的精品内容,该是什么样?
过去一段时间,腾讯新闻推进了一场内容生态的新实践,通过去除70%的低价值内容提升内容场的价值感。与此同时,腾讯新闻还在技术层面,重构了整个算法模型。
“我们追求的是一个长期价值驱动的分发系统,用它来打造腾讯新闻体系下的精品内容,实现精品资讯体验和精品内容生态的承接。”
腾讯新闻所坚持的精品资讯价值主张,是什么样的?
腾讯新闻App。
何毅进认为,腾讯新闻想达到的,是通过给用户提供有价值的内容,进而提升用户的心智。围绕 “精品资讯”,腾讯新闻从 内容供给、内容推荐、价值创造三个维度展开升级。
在内容供给上,首先要做到定位优质作者与内容去芜存菁。为此,腾讯新闻团队制定了一本非常严谨的内容白皮书,以便运营人员对内容进行筛选以及拦截。
同时,腾讯新闻还主动提升了内容创作者的门槛,与创作者达成内容审美上的共识,推动创作者结合热点展开共创。通过筛选的创作者们会获得不同场景下的激励,得到深度丰富的行业资源与品牌合作的机会,获得全面赋能。
通过筛选的创作者会获得不同场景下的激励。/图虫创意
此外, 腾讯新闻还针对不同内容偏好类型用户的需求,提供不同维度的精品栏目内容。
“面对事实偏好型用户,我们会通过《秒懂大事件》等栏目,进行高效的事实报告。像‘40天攻克奥密克戎’‘神舟14号发射’等时间跨度较长的大事件,用户都可以通过它在几分钟内迅速了解事件的发展历程。而《较真》等辟谣栏目,则是通过策划话题并进行原创内容生产,服务于延展偏好型的用户。”何毅进提到。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想看的栏目。/图虫创意
而腾讯新闻现有的王牌栏目《和陌生人说话》《敦煌师父》《酌见》《我的青铜时代》等原创IP,则是为兴趣偏好型用户倾力打造的。这些持续更新N季的节目,又体现了腾讯新闻对价值创造的追求。
腾讯新闻提出“时间价值密度”的概念:“我们不会抢占用户的时间,而是在单位时间内,为用户提升内容价值的密度。”
在腾讯新闻眼中,值得追逐的长期主义目标,不是传统上的流量最大化,而是 用户价值、社会价值与商业价值之和的最大化。“内容消费者乃至整个社会的诉求,是内容资讯平台如何平衡好用户价值、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
新闻资讯是一种怎样的经营增量?
“从前段时间疫情下的药物互助可以看到,除了事态发展的变化,资讯平台还能为老百姓提供方便的信息查询、服务救助、能量传递等功能。”何毅进分享道。
作为基建类刚需,承载着社会价值的资讯平台正不断为用户提供相关社会服务。从这个角度来说,它依旧是互联网行业重要的增长引擎。
“近年来公域流量逐渐减少,是全球的互联网都存在的趋势。但资讯平台始终保持着非常不错的流量获取能力,证明用户对资讯的刚需是始终存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谷歌、腾讯、苹果等互联网科技公司都在做新闻资讯平台。
其次, 好的资讯平台不但具备影响力,还能带来社会价值和用户价值。而这两点,正是腾讯新闻一直以来的追求。
在此之前,腾讯新闻早有社会价值输出的切实案例。谷雨实验室曾推出刷屏爆款文章《孤独矗立的动物园》,帮南京红山动物园撬动了高达200万元的动物“云喂养”收入,以及单月票房收入的历史最高值。
事实证明,腾讯新闻正在用领先于行业的举措,不断巩固自身公信力和影响力。此前国家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网络媒体发展报告》中, 腾讯网在商业媒体中综合排名名列前茅,以及在民生链接、大事件引领、社会公益等方面都排名第一。而这对品牌主而言,又是极为重要的参考指标。
打开腾讯新闻客户端,就能接收到各类型社会要闻及热点。
工作室是腾讯新闻的特色之一,且不同赛道都有原创栏目出品。“谷雨”坚持非虚构与纪实报道;“小满”专注科技财经;“立春”和“夏至”主要做人物访谈和纪录片;“新闻哥”则着重追热点出爆款。每一个工作室都面临着同样的挑战:如何在进行内容创新的同时产生商业价值,并用商业回报反哺内容创作。
为此,腾讯新闻提出了 “心域营销”的营销理念。巧的是,这与新周刊于2011年提出的 “心媒体”概念不谋而合。
所谓“心媒体”,实质是一种有血有肉的表达,“可以是一个人、一句话、一本书,也可以是一件物品、一个场所、一种生活方式。重要的不是它的形状,而是它所承载的心灵,所传递的价值观”。
新闻工作者面对镜头做表达。/图虫创意
腾讯新闻的“心域营销”,则是通过优质的精品资讯内容生产能力,为用户提供有价值感,又能展现品牌风格的内容,为品牌的公域流量注入一定的社会价值,尽可能地丰富品牌主在公域和私域上的信息厚度,最终让用户与品牌之间产生双向的、深度的沟通。
在腾讯新闻平台上的实践,“心域营销”已初见成效。
2022年9月,腾讯新闻联合敦煌研究院共同出品的纪录片《敦煌师父》牵手贵州茅台,将镜头对准了坚守在大漠深处的敦煌守护人,以敦煌研究院三对“师徒”之间的传承为切入点,呈现敦煌文化的千年华彩,书写敦煌守护者的赤子之心,在节目的演绎下,用户对茅台品牌融入其中的匠心传承精神有了进一步的认知。今年2月刚刚上线的纪录片《万里国境》中,腾讯新闻携手一汽红旗全新H5带领观众奔赴祖国边境线,用车轮丈量万里河山,并展现边境线上戍边人的艰辛和荣耀, 以真实故事诉说使命传承、致敬风雨守边人。
万里国境腾讯新闻
,赞 7
《万里国境》先导片
显而易见,心域营销不同于传统广告植入。对用户来说,心域营销不再是直来直去的硬广,也不是想方设法引诱读者点击的软广,而是一个真正能够让人获得价值的内容产品。在品牌的助力下,创作者也有了更多的资源投入到内容中,从而提升平台的社会价值。对品牌方而言,心域营销也能够让商业价值得到最大化的呈现和传播,品牌精神与内容价值互相辉映,让消费者更加透彻地理解品牌的文化和理念。
最终, 心域营销为流量注入了内容价值,让品牌商业信息与高品质内容深度交融,打开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心域连接通道。这与腾讯新闻打造精品资讯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今天很多互联网大厂、科技公司都在推出自己的新闻资讯App,在何毅进看来,这是因为新闻资讯App能够为用户传递信息、提升用户心智,同时还承担着提升新闻资讯质量和传播主流价值的社会责任,即使是营销内容也应该服务于这一目标。
“一个大众化的、被广泛用户所接受的产品,它一定要有很强的社会价值。”何毅进认为,新闻资讯App一定要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为读者提供真正有价值的内容。对腾讯新闻来说,信息聚合分发无疑是最成熟和最简单的生存方式,但它选择了一条更艰难的精品资讯道路。当然,这也是一条正确和值得期待的道路。
作者:易天天
校对:赖晓妮
封面:视觉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