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远洋系债务棋局纵横交错,难以看清谁是过了河的卒子,谁是灵活的车。
9月11日晚间,远洋资本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公开发行创新创业公司债券(第一期)2023年第一次债券持有人会议结果的公告。
据观点新媒体了解,证券简称“20远资01”,期限3年,当前余额10亿元,当期票面利率5.3%,附发行人赎回选择权、调整票面利率选择权及投资者回售选择权。
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豁免本次债券持有人临时提案等期限及监票相关程序的议案以及关于给予90日宽限期的议案,但是关于调整“20远资01”本息兑付安排及变更增信措施的议案未获通过。
远洋资本背后的远洋集团,则在9月12日迎来股价暴涨,成交量15.55亿股、涨幅82.42%,均创下上市以来最高纪录,近一个月首次上榜港股通成交活跃榜。
增多的反对票
公告显示,《关于调整“20远资01”本息兑付安排及变更增信措施的议案》仅获得10%同意票,反对与弃权则分别占了51.05%及38.95%。
上述未通过议案内容为:本期债券的本金兑付期限调整为自2023年9月9日起36个月,兑付日调整期间本期债券当期票面利率维持不变(按照年化利率5.3%计息)。
发行人将自本议案表决通过之日后在兑付日调整期间的2025年9月9日、2026年9月9日分别兑付10%、90%本金。
本期债券自2022年9月9日至2023年9月8日期间、2023年9月9日至2024年9月8日期间、2024年9月9日至2025年9月8日期间产生的全部利息,发行人将于2025年9月9日一次性付清。
另外,发行人拟就本期债券增信措施进行调整,将原增信措施中所质押的“由非合并报表内关联方股权”更换为“公司及公司关联方所直接持有的项目公司股权及债权”。
事实上,“20远资01”在去年已进行过一次回售延期。
2022年9月5日,远洋资本召开“20远资01”债券持有人大会,将“若投资者行使回售选择权,则其回售部分债券的兑付日为2022年9月9日”,改成“无论投资者行使回售选择权与否,本期债券兑付日均为2023年9月9日”,并增加南通星龙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50%股权质押于受托管理人用于债券增信。
当时投票结果是同意占51%、反对占36.93%、弃权占12.07%,将将通过。一年过后,愿意支持展期的投资者已变得更少。
中期财务报表显示,截至2023年6月30日,远洋资本负债总计122.06亿元,应付债券8.45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约10.62亿元。
2023年上半年,远洋资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减少4417.24万元,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967.66万元。
报告期内,远洋资本营业收入1.24亿元,同比减少50.37%,净亏损2.75亿元,去年同期净利润为2.0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3年6月30日,远洋资本为远洋集团及附属公司取得的借款提供担保,金额为12.67亿元(2022年12月31日:人民币17.67亿元)。
截至2023年6月30日,远洋集团子公司北京中联置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应收芜湖德业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的款项余额约为55.22亿元(2022年12月21日:约105.60亿元)。
其中,远洋资本提供融资担保措施所涉及的资产包括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截至2023年6月30日的账面价值为7.79亿元。
而远洋集团2022年报提到,截至2022年末,远洋集团应收第三方款项从25亿元增长至227亿元,直接导致远洋被审计师出具“保留意见”报告。
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北京中联置地”对“芜湖德业投资管理中心”的上述应收款项。
彼时远洋管理层解释,该笔资金最终用于支持远洋资本营运资金及投资。审计师则强调,远洋资本管理层未提供相应资料,无法核实这笔资金目的与远洋管理层描述一致。
远洋资本与远洋集团之间的关联交易,或许也让部分投资者心生顾虑。
风险切割
公开资料显示,远洋资本为远洋集团旗下投融资平台,前身为2013年成立的远洋地产房地产金融事业部,主要进行股权投资、设立私募股权基金等业务。
而“20远资01”系远洋资本独立发行的公司债,远洋集团未提供增信和担保措施,无偿还责任。
此前8月底召开的中期业绩交流会上,针对市场上较为关注远洋资本债务处置问题,远洋集团表示,远洋资本是远洋集团持股占比49%的联合营公司,经营独立、财务自主,其债务处置不会影响集团的经营基本面及偿债、融资能力。
IPG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柏文喜接受观点新媒体采访时表示,远洋资本是远洋系一个重要平台,如果债务违约,必然会对远洋集团的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影响其融资能力和市场信任度。
此外,远洋资本的违约也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和交叉违约,可能导致远洋集团的融资渠道受到限制。
相较于远洋资本,远洋集团自身的债务问题也存在压力。
8月14日,远洋集团发布公告,旗下将于2024年到期的美元债券SINOCE607/30/24(ISIN:XS1090864528)未能在8月13日宽限期结束前付息,触发违约风险。所幸的是,到8月17日晚间,远洋集团便宣布2024年、2027年和2029年到期的3笔美元债票息展期方案正式通过。
8月31日,远洋集团旗下公司远洋控股公告,《关于调整“18远洋01”本息兑付安排及提供增信措施、增加本息兑付宽限期条款的议案》也获得54.1184%持有人同意,该债券发行量20亿元。
截至2023年6月底,远洋集团借贷总额较2022年底降5.26%至919.16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的贷款446.16亿元,占比接近50%,在手现金资源总额仅76.50亿元,且包含45.04亿元受限制银行存款。
远洋集团目前未出现违约事件,境内债展期成功,美元债票息也展期过关,但警报并未彻底解除。
此前7月6日,远洋集团发布公告称,自6月起,股东中国人寿、大家人寿为远洋集团成立联合工作组,并聘请中金公司为财务顾问,目的是“更全面地掌握远洋集团的经营情况”。
从2022年远洋集团数次出售资产回血的交易中,中国人寿便已屡屡出现,包括2.33亿元接盘朝阳区甲级写字楼中国人寿金融中心,50.15亿元接盘北京远洋锐中心21%股权,以及30亿元接盘北京颐堤港一期项目公司股权。
柏文喜对此表示,中国人寿、大家人寿作为远洋集团的股东,如果要“兜底”远洋集团,有多种可能的措施,首先就是增持股票,这将有助于稳定远洋集团的股价,并提升公司市场地位。但在操作上,银保监会对于险企投资房地产的比例有严格规定,且房地产投资风险也被视为较高等级。
作为远洋第一、第二股东,中国人寿和大家人寿持股比例分别为29.59%和29.58%,多年来恪守30%的投资监管红线。
2020年7月17日,银保监会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配置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优质险企权益类投资比例提升,从30%升至45%。
而在最近的9月10日,金融监管总局发布《关于优化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监管标准的通知》,引导保险公司支持实体经济和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首席投资官、中国保险资产管理业协会会长王军辉公开表示,中国人寿将坚定持仓信心,持续加大权益资产配置的权重和规模。
在此后两天远洋集团的上涨行情中,部分投资者将金融监管总局关于险资监管的最新通知视为重大利好。
柏文喜则表达了谨慎看法:“大幅度的股价波动,可能隐藏着一定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