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财经11月14日讯 (记者安然 朱玲) 日前,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浙江监管局行政处罚信息显示,杭银消费金融因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被罚款55万元。
据官网及天眼查资料,杭银消费金融成立于2015年,是浙江省首家获批筹建的消费金融公司,目前注册资本为25.61亿元。从股东构成来看,大股东杭州银行持股比例为42.95%。
有业内人士指出,罚单的背后,是杭银消费金融追逐规模扩张和利润所暴露出的合规风险加剧。财报数据显示,杭银消费金融2022年营收、净利增近五成,位于行业前列。
就此次被罚事宜以及整改进度,中国网财经记者联系杭银消费金融进行采访,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回复。
主要违法违规事实1:委外催收管理不到位
罚单中的违法违规事实,首先指向了“委外催收管理不当”。一位消费金融业内人士告诉记者,业内机构的催收业务一向是内催与委外相结合的模式。不同机构的标准略有不同,但一般M3(逾期3个月)以内的短账龄资产都由内催处理,而M3+的长账龄资产分派给委外进行催收。”
中国网财经记者注意到,在黑猫投诉平台,杭银消费金融累计投诉量达1168条,主要投诉内容为暴力催收、高利息、征信异议等。在啄木鸟平台,有网友投诉称,杭银消费金融通过短信形式对家人手机号疯狂发送催收短信,随意将其欠款信息告知他人并极大程度上影响其正常生活。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此前《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第四十一条指出,银行保险机构应当规范催收行为,依法依规督促债务人清偿债务。加强催收外包业务管理,委托外部机构实施催收前,应当采取适当方式告知债务人。
值得一提的是,委外催收管理也是近两年来持牌消金罚单的“重灾区”。今年以来,马上消费金融、陕西长银消费金融因此分别被罚了100万、35万。
主要违法违规事实2: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
罚单中的违法违规事实,还指向了“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这也成为首张因“贷款利率风险定价机制落实不到位”被处罚的持牌消金罚单。
“用通俗的话讲,贷款利率风险定价,就是说任何定价,你的定价模型都需要考虑风控的因素,对此是有一系列相关的规定。那机构如果没有落实,比如没有真正考虑风控中可能的成本问题等,就会受到处罚。” 博通资深金融分析师王蓬博向记者解释。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表示,《银行保险机构消费者权益保护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指出,银行保险机构向消费者提供产品和服务时,应当确保风险收益匹配、定价合理、计量正确。在提供相同产品和服务时,不得对具有同等交易条件或者风险状况的消费者实行不公平定价。
业内专家:合规建设应引起重视
有业内人士指出,罚单的背后,是杭银消费金融追逐规模扩张和利润所暴露出的合规风险加剧。财报数据显示,杭银消费金融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42.26亿元,同比增长51.9%;录得净利润6.62亿元,同比增长46.8%。目前,杭银消费金融的净利润在已披露业绩的消金公司中排名第5位。
而消费金融行业已步入规范发展阶段,合规创新、稳健发展成为行业共识。“今年《消费金融公司管理试点办法》明确将修订,新的征求意见稿正向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征集意见和建议。未来持牌消金应该以最新的条例法规为基础,将合规建设放到更加重视的位置上来。”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
对于持牌消金的合规建设,苏筱芮认为,一是提升合规意识,建立基本合规制度,畅通跨部门协作,明确分工的同时将责任落实到人;二是要从贷前、贷中、贷后全面梳理与金融消费者保护相关的工作环节,强化内控管理的同时,加大对外包合作机构的日常巡检;三是重视消费者的沟通与投诉,通过消费者的反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问题积重难返而丧失消金市场的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