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科技 主动担当、同心同力 福建电信推出12项数字抗疫产品

主动担当、同心同力 福建电信推出12项数字抗疫产品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为快速应对福建地区新一轮突发疫情,福建电信积极响应各级政 府部署和要求,全力推出12项数字抗疫产品。基于“数字哨兵”“智能门磁”“来电名片”“智能外呼”“天翼云电脑”等科技化应用产品,进一步帮助一线抗疫人员提高工作效率,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为福建防疫工作贡献电信力量。

“数字哨兵”高效分析守护防疫一线

针对医护场所、社区街道、学校商超等大型固定场所,福建电信“数字哨兵”产品,支持防疫健康信息核验,提供人员通行智能化管理服务。

记者了解到,“数字哨兵”可以通过扫描“健康码”、读取身份证、人脸识别等多种形式,快速识别通行人员的健康码、核酸检测结果和疫苗接种等信息,为精准抗疫提供统计和数据分析支撑。同时,其还能测量实时体温,对异常情况自动发出语音警报,提醒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处置,大幅降低人工核验的时间和难点,有效避免了人员排队、拥堵等现象,快速提升通行效率,切实做到了为民服务。

“智能门磁”为基层抗疫降低人力成本

受疫情影响,福建地区部分密切接触人员被要求采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有的地方还会对病例所在的整栋楼、整个小区进行隔离观察,导致当地社区人力成本上涨,抗疫压力激增。

为解决基层抗疫需要的设备和人员问题,福建电信推出了防疫监管助手“智能门磁”。记者了解到,“智能门磁”是以中国电信NB-IoT网络为基础提供的门磁监控产品,在居家隔离人员的房门上安装智能门磁,即可全天监控隔离点的房门开关状态,供防疫人员远程实时掌握隔离人员出入情况,协助强化防疫管理,由单纯依靠“人防”转变为“人防+技防”相结合,提高管理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和现场巡查风险。

“来电名片”帮助防疫工作者“亮明身份”

随着数字化“战疫”的不断推进,快速进行流调工作正成为疫情防控“动态清零”策略下的必选项。然而,防疫工作者在进行流调过程中,常因是“陌生来电”而被不少人拒接,甚至被误解为是诈骗,极大影响了防疫效率。

在此背景下,福建电信提供的“来电名片+挂机名片”服务,迅速成为高效助力防疫工作的“好帮手”。该服务基于相关部门权威实名认证,帮助防疫工作者在拨打电话时以文字名片方式“亮明身份”,同时在挂机后精准推送防疫短信,助力提高防疫电话接通率,为阻击疫情争分夺秒。

“智能外呼”:高效外呼,助力抗疫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基层防疫人员、社区工作者和志愿者,时常需要根据相关政策对群众进行电话通知,内容不限于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防疫知识科普等,一家一户进行人工外呼不仅工作内容重复,并且效率低下。

为了缓解基层人员的工作压力,解决外呼难题,福建电信配合地方政 府与企事业单位,个性化地推出了“智能外呼”服务,由机器人替代人工自动发起呼叫,通过预设好的呼叫内容,对被访群众进行多轮次的智能对话,询问受访者的行程、接触史、健康状况等,及时将疫情防控信息集中收集,不仅能进一步实现精准化防控,对重点人员排查管控,还能通过整合各方数据资源,提升管控效率,减轻基层负担。

智慧应用助力用户居家尽享“云上生活”

为阻止疫情进一步蔓延,福建省内不少社区采取居家封控管理措施,催生出大量的线上办公、线上教育需求。记者获悉,本次福建电信推出的12项服务中,还提供天翼云会议、天翼云电脑、天翼云盘服务,帮助用户一键搞定线上开会、多终端协同办公、文件存储等多方面需求。

学生在家上网课,一盯一整天,费神更费眼,学习效率也大打折扣。天翼云电脑可支持任意终端接入,电视大屏搭载云电脑,秒变电脑屏幕,孩子学习即可通过大屏上网课,保护孩子视力同时,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福建电信打造的“小区短信”业务,可以分时段、分区域给指定社区居民发布精准防疫短信,帮助封控社区隔离群众及时了解疫情防控政策、分区流调管控通知等,借助新科技的力量,为社区疫情防控再加一把“安全锁”。

数字抗疫,央企先行。当下,疫情形势依然复杂,作为福建信息化建设的主力军,福建电信勇于担当、迎难而上,积极解决当下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以数字化力量助力疫情防控,为疫情阻击战树起坚固的科技盾牌。

运营商财经(官方微信公众号yyscjrd)—— 主流财经网站,一家全面覆盖科技、金融、证券、汽车、房产、食品、医药、日化、酒业及其他各种消费品网站。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电信,产品,社区,疫情,福建,人员,防控,数字,防疫,智能,天翼云,智能门磁,福建电信,疫情,福建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电信,产品,社区,疫情,福建,人员,防控,数字,防疫,智能,天翼云,智能门磁,福建电信,疫情,福建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电信,产品,社区,疫情,福建,人员,防控,数字,防疫,智能,天翼云,智能门磁,福建电信,疫情,福建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