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科技 点“碳”成金,这项技术迎来亿元级资金注入!

点“碳”成金,这项技术迎来亿元级资金注入!

作为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成分,二氧化碳被认为是导致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的“元凶”,进而引发高温热浪、强降雨、洪水等在全球范围内频繁出现。

在碳减排日益得到重视的背景下,相关技术也迎来飞速发展。其中,作为碳中和的一项关键技术,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迎来发展机遇。

日前,一项旨在推动前沿CCUS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的“碳寻计划”在京发布,资金达数亿元人民币。计划希望通过模式创新,为CCUS引入资金、技术、伙伴、落地场景等资源,找到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众行者远”。“我们希望与各位碳中和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与学者专家们,一起推动低碳前沿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创新,加速推进并见证全球碳中和这一历史进程。”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林璟骅为启动会的主题作出了注解。

什么是CCUS技术?

碳捕获、利用与封存(CCUS,Carbon Capture,Utilization andStorage)技术,指的是将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捕集、提纯,并采取多种措施加以储存,继而投入到新的生产过程加以循环利用,避免二氧化碳直接排放到大气中的一种技术。

因此,它也通常被比喻为把二氧化碳“打包”并“变废为宝”的过程。

比如,冰岛Carbfix公司就致力于“将二氧化碳变成石头”——捕捉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将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产生“气泡水”,之后将这些富含二氧化碳的酸性“气泡水”注入到岩层中。二氧化碳可以与玄武岩等活性岩层发生化学反应,形成固态的碳酸盐矿物,自然永久地封存,达到碳减排的目的。

在许多行业,CCUS的减排效果也得到落地验证。例如在化石能源的低碳利用方面,CCUS的大规模减排作用已经被证实;在钢铁、水泥等工业领域,CCUS是不可或缺的深度脱碳技术;结合生物质能源,CCUS可以实现“负排放”。

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发布的《中国二氧化碳捕集利用与封存年度报告》,对CCUS技术给出了高度评价:“我国化石能源低碳利用的唯一技术选择、保持电力系统灵活性的主要技术手段、钢铁水泥等难减排行业的可行技术方案,CCUS与新能源耦合的负排放技术还是抵消无法削减碳排放、实现碳中和目标的托底技术保障。”

尤其是中国作为一个经济结构偏重、能源结构偏煤、能源效率偏低、油气消费对外依存度偏高的大型经济体,CCUS对于我国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更加具有战略重要性。2022年8月,科技部、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的《科技支撑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中,就重点强调了CCUS技术。

然而,如此重要的一个技术,也面临“价高和寡”的境地——净减排成本高,影响其大规模普及。

科技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发布的《中国二氧化碳利用技术评估报告》指出了两项障碍:一、技术发展需要企业发挥主导作用,但由于投资大、收益不确定性高,现有激励机制不足以激发企业的积极性;二、为匹配CCUS跨学科、跨领域的特点,跨行业的商业运行模式有待形成。

在实现“双碳”目标时间紧、任务重的背景下,亟需创新机制的资金、资源、技术、能力的系统支持,以加速CCUS规模化落地,回应碳中和的需求。“碳寻计划”应运而生。

“碳寻计划”

“碳寻计划”由腾讯联合产业伙伴、投资伙伴和生态伙伴共同发起,资金规模在亿元人民币级别。这也是中国CCUS领域首个由科技企业发起的大规模资助计划。

计划将聚焦下一代前沿的CCUS技术,通过灵活的催化性资本,公开征集创新技术的项目方案,打造有示范性作用的落地项目,孵化有正向经济性潜能的初创企业,同时助力CCUS 基础能力建设。

具体来说,碳寻计划针对不同阶段与类别的项目开放三大创新通道:

1)试点支持:支持前沿技术的首个工业场景示范应用项目;

2)初创孵化:加速有正向经济性的早期创业项目的商业孵化;

3)能力建设:支持构建行业基础能力、数据和标准(如数据库、固碳效益监测工具、数字化能力等),推动前沿技术走向规模化应用。

规划期望能够落地5—10个技术试点,加速5—10家初创企业,孵化数个可持续工具或平台,最终实现千万吨级的减排。

随着启动会的举行,“碳寻计划”在线申报也同步开放,第一季申报截止时间为6月底。

能否降低CCUS技术的利用成本,是“碳寻计划”的重要考量指标。根据计划设定的原则,项目需要具有在2030年达到每年两百万吨以及2060年达到每年两千万吨二氧化碳减排规模的应用潜力,且通过适量投资便能带来显著成本下降——CCUS技术只有变得更便宜,才能得到更大规模落地应用。

中国科学院院士、“碳寻计划”专家委员会联席主席金红光点评说,“碳寻计划”针对CCUS技术领域存在的能耗与成本等难题,聚焦CCUS的前沿技术,联合产业、投资和生态合作伙伴,尝试通过灵活的催化性资本,鼓励颠覆性CCUS技术突破。这种“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的新型机制,让人期待。

低排放的科技巨头为何纷纷关注

“碳中和”?

与重工业相比,互联网行业的碳排放强度天然就很低。不过近年来,包括腾讯在内的各大科技公司都纷纷聚焦“碳中和”。

在“碳寻计划”之前,2021年1月,腾讯正式启动碳中和规划,成为首批启动碳中和规划的互联网企业之一;2022年2月,腾讯宣布“净零行动”,并首次发布《腾讯碳中和目标及行动路线报告》。

除了做好“分内之事”外,科技巨头们还运用科技与创新能力,为碳中和贡献出方案和智慧。除了此次“碳寻”的CCUS技术,科技公司也在关注众多前沿减排技术。

“从亲自下场到生态共建,我们持续关注下一代技术。”腾讯可持续社会价值副总裁许浩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推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碳中和不是一个单选项,是与其他可持续发展问题深深地嵌构在一起。未来将运用科技与创新能力,与多方共创,探索可持续解决方案,助力社会价值和经济效益的融合发展。

“碳寻计划”,让不少业内人士想到了今年年初刚公布首批资助名单的新基石研究员项目。

就关注领域来讲,两个项目都聚焦关键社会领域,并具有公益属性。相比新基石项目带有公益的“利他”属性,腾讯对于“碳寻计划”同样没有明确的商业需求。“我们关注的是推动优秀企业的成长,而不是去寻找投资标的。我们希望站在一个相对中立、相对公益性的角度,去推动CCUS技术的发展。如果整个产业能够快速发展,大家都能够从中找到商业机会。”许浩强调。

就生命周期来看,两个项目都抱着长期主义的心态。实现“双碳”目标同样任重道远,“碳寻计划”也将目标锁定为寻找“下一代”前沿低碳技术,关注未来十年甚至三十年后的发展。

科技向善,“众行者远”。“这是‘科技向善’最好的注解,也是人类对地球最大的善意。”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林璟骅说。

来源:央视网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

企业,计划,能力,资金注入,技术,能源,中国,二氧化碳,成金,创新,许浩,碳寻计划,腾讯,技术,二氧化碳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企业,计划,能力,资金注入,技术,能源,中国,二氧化碳,成金,创新,许浩,碳寻计划,腾讯,技术,二氧化碳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企业,计划,能力,资金注入,技术,能源,中国,二氧化碳,成金,创新,许浩,碳寻计划,腾讯,技术,二氧化碳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