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网 财经 观察:“减持”也是专业活,创投机构亟需提高“退出”能力

观察:“减持”也是专业活,创投机构亟需提高“退出”能力

近段时间,上市公司股东的减持、尤其是违规减持行为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证券时报•创业资本汇记者注意到,近期个别创投机构也存在因为“操作失误”、“不熟悉规则”等超额减持的案例,不仅成为舆论批评的靶子,也容易让外界对创投行业产生不公允的评价。有鉴于此,创投行业应尽可能熟悉减持规则,避免触及政策红线。

梳理监管层历年来推出的减持规定,主要是针对股东减持的具体方式、一定期限内的减持额度、减持的前置条件予以明确;另外,上市公司股东的自我承诺,也是非常重要的条款,遵守承诺是市场健康运行的诚信基石。

创投机构作为上市公司背后重要的资本力量,在锁定期后退出是正常的市场行为。虽然创投类股东通常不是最新减持规定里限定的大股东或实控人,但也应遵守此前的减持规定,如有自我承诺的,也应一并遵守。一级市场常说一句话:“只有投得好才能退得好,而只有守规则才能退得了。”此前,创投机构因为减持行为不当而被沪深交易所、监管层关注的案例也曾屡次发生,其中不乏业内头部机构和细分领域的垂直机构。尽管在不同时期,触发违规减持的原因各异,但背后却反映出一个共性的问题:作为“募、投、管、退”的最后一环,如何合规减持是一门“专业活”。

众所周知,一级市场的股权投资和二级市场的直接买卖差别极大。所谓术业有专攻,现实中,相当一部分创投机构往往注重“募、投、管”,在“退”的环节、尤其二级市场减持阶段所配备资源并不多,且不同机构专门负责退出的部门也不尽相同。目前市场对“减持”话题高度关注,无疑对机构的“退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具体而言,机构内部应配备相应人员,以充分掌握和了解关于减持的各项政策,这是合规退出、避免触碰红线的前提;此外,从管理机制上来说,对退出应高度重视,将“退”提高到和“募、投、管”统一的高度,在了解规则的基础上,审时度势,不仅满足合规的要求,还有提高退出收益的可能。只有规规矩矩地“退”,才能大大方方地“退”,更好地实现创新资本的全链条服务功能,帮助构建和完善资本市场生态,促进市场和行业共同繁荣、发展。

校对:王锦程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news9.com.cn/n/a39222.html

观察:“减持”也是专业活,创投机构亟需提高“退出”能力

中国投资网后续将为您提供丰富、全面的关于观察:“减持”也是专业活,创投机构亟需提高“退出”能力内容,让您第一时间了解到关于观察:“减持”也是专业活,创投机构亟需提高“退出”能力的热门信息。小编将持续从百度新闻、搜狗百科、微博热搜、知乎热门问答以及部分合作站点渠道收集和补充完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