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网 11月21日早间,早盘刚刚开盘,融创中国的股价便一路向上狂飙,盘中最高触及2.95港元/股。
时间来到10点,股价即将冲破3元线,但股市走向却迎来了新的变化,融创中国股价有所回落,并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区间。
截至今日收盘,该公司股价录得2.61港元/股,上涨12.02%。
这是融创境外债重组生效的第一天,数据虽较开盘有所回落,但整体而言,已是开了个好头。
20日晚间,融创中国宣布,境外债重组各项条件已获满足,重组生效日期为2023年11月20日。
至此,启动了18个月的漫长重组旅程,终于走到了终点。
但收获鲜花与掌声的同时,融创的下一步该怎么走?如何恢复正常经营?也成为市场关注的重点。
重组生效
“对公司整体问题的逐步解决和业务逐步恢复正常还是非常有信心的,我本人也将全力支持重组方案的尽快落地。”
此前,在境外债务重组说明会上,融创中国董事会主席孙宏斌强调,公司正在千方百计恢复有序经营,并积极推进化债工作。
11月20日,融创中国期盼已久的境外债重组终于迎来大结局。
当日晚间,该公司发布公告称,境外债重组各项条件已获满足,重组生效日期为2023年11月20日。
根据计划条款,重组涉及于重组生效日期计划债权人全面解除及免除公司现有债务以换取发行新票据、可转换债券、强制可转换债券及转让现有融创服务股份。
这也意味着,融创中国成为行业内最早完成境外债务重组流程的大型房企。
对融创中国而言,11月20日是其取得阶段性胜利的重要时间节点,其意义不言而喻。从全行业的角度来看,融创中国迈出的这一步,还是一次提振市场信心的有力举动。
从融创中国最新披露的情况看,此次境外债重组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其一,发行57.05亿美元的新票据。
据了解,融创中国此次共计发行了6笔新票据,包括两笔5亿美元票据、一笔10亿美元票据、两笔15亿美元票据以及一笔7.05亿美元新票据。
按照此前的规划,新票据将于重组生效日期后2至(最长)9年内到期。也就是说,通过发行57.05亿美元的新债券,融创中国能够“借新还旧”,置换一部分的旧债券,从而达到债务展期2至9年的效果。
其二,发行27.5亿美元的强制可转换债券。
其三,发行10亿美元的可转换债券。
强制可转债与可转债均属于同类债券,约定时间内,债券持有人可以把相关债权转换成一定份额的上市公司股票,只不过带有“强制”与“非强制”之分。
按照此前披露的信息,融创中国此次发行的27.5亿美元强制可转债,期限为5年,不计利息,意即5年期满,还未完成转换的债券也将强制转换为融创中国的股票,因此,这部分债券不涉及资金的偿付。
而10亿美元可转债的期限为9年,每年支付1%的利息,如若到期未转换为上市公司股票,融创将归还债券的本金。
其四,部分债权转换为14.7%融创服务的股份,这里将兑付约7.75亿美元的债券。
作为融创集团旗下的物业平台,融创服务早在2020年于香港分拆上市,2023年上半年,融创服务实现扭亏为盈,归母净利润达3.4亿元。
融创服务管理层也表示,今年融创服务不太会出现因关联方融创中国而出现大额计提减值的情况。
此前有分析人士就表示:“融创服务的股份,对于债券持有人而言,还是比较有吸引力的。”
通过上述四种方式,融创中国成功化债102.25亿美元。
化债旅程
对于境外债的重组工作,孙宏斌曾提出两个要求,一个是快,在他看来,这是公司恢复正常经营的基础;第二个是方案必须系统、周全,能支持公司真正恢复过来,走出困境。
从启动重启工作至今共计18个月,融创的化债旅程终于迎来了尾声。
对于此次境外债重组,该公司亦表示:“启动重组工作至今的18个月,公司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伴随着境内外债务重组全部流程顺利通过,约有900亿元人民币的债务风险得到了全面化解。”
回看其化债历程,去年3月,紧随两笔债务展期及延期支付,融创的资金压力开始展现;两个月后,一笔4亿美元债实质性违约,正式加入爆雷大军。
巨额债务与资金紧张的情况下,融创中国也曾通过股权配售、资产处置等途径持续回血,但收效甚微。
随后,融创中国开始寻求整体的债务重组。
其中,2022年11月15日有市场消息称,融创房地产集团正准备对境内债券进行整体重组。筹划近两个月后,融创今年1月初发布公告称,境内债整体展期方案获债券持有人会议表决通过。
与境内债相比,境外债的重组可谓是任重道远,今年3月,融创中国首次披露了境外债重组方案。
彼时,曾有相关人士告诉观点新媒体:“境外债(重组)谈了很久,比较核心的一件事,就是保留老孙的第一大股东。”
“境外债权人担心债转股最后将股权摊薄太多,影响公司经营。”上述相关人士补充道。
而随着6月中旬对方案进行调整后,债权人看到了融创中国的诚意,越来越多债权人通过境外债重组方案,也因此,融创的化债脚步不断加快。
今年年中,融创境外债重组方案已获约87%债权人支持,随后9月中旬,境外债务重组方案最终获得高票通过,共有2019名债权人投票,债权人数通过率为99.75%,债务总额通过率为98.3%。
彼时市场消息便表示,该公司境外债重组成功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后续法律程序完成后,便可正式落地执行。
至11月20日,重组故事终于迎来了“花好月圆”的结局。
实际上,不止是融创,近期多家房企的债务重组迎来新进展,比如中梁控股11月21日发布公告称,约有92%的同意债权人加入境外债务重组支持协议。
11月3日,俊发集团表示,债务重组方案受债权人支持,目前,意向参与重组的9家金融机构参加会议,正在就债务重组方案细节进行商讨。
11月1日,正荣境外债重组方案正式浮出水面,同时,方案获得27.1%债务持有人同意。
实际上,融创、俊发等企业债务重组迎来较大进展,与当下市场传递的积极信号有关。
一方面,在认房不认贷等多重政策利好之下,三季度国内房企销售、业绩普遍出现回暖。
另一方面,有市场消息称,监管机构正在起草一份中资房地产商“白名单”,可能涵盖50家规模房企,国有和民营房企会被列入其中,包括新城、万科和龙湖等。据了解,50家房企白名单可能包含已经出险的企业。
在信心比黄金重要的年代,这些回暖信号也在积极推动债券市场发生正向反馈。
对融创中国而言,境内外债务重组完成之后,企业如何迅速恢复正常经营至关重要。
该公司亦强调:“未来2-3年内,公司在境外公开市场无刚性还债压力,这也为后续经营的持续恢复和落实保交付创造了有力条件。”
首先,经营层面,11月21日晚间,融创中国发布公告称,华融拟向融创上海亚龙项目提供34.8亿元借款,期限不超过3年,款项将用于上海亚龙项目的开发建设。
华融的资金助力之下,融创中国上海亚龙项目将加速运转,也将推动企业加快恢复正常经营秩序。
交付方面,融创中国亦表示,此次融创境外债重组成功,也将有力保障保交付这一核心经营任务,让融创可以更好地将有限的现金资源,投入到保交付工作。
据了解,融创去年完成超18万户住宅交付,今年前10月又再度交付20.5万户。2023年,融创表示,公司将保30万套交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