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建设沧桑巨变、科技进步迭代升级,人们在享受便捷、高效、丰裕生活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风险。以电信网络诈骗为首的新型诈骗方式正侵扰着大众的生产生活,甚至波及到青少年、老年人的学习、养老等空间和领域,提升基层反电信宣传的质效刻不容缓。南通市崇川区幸福街道网格中心瞄准问题、压实责任、多方调研、反复研判,全方位掌握地域的风险特点和人员结构,因地制宜地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法》宣传与普及。
“网”聚焦点、格物致知,增强反诈“免疫力”
网格走访是一项基础性、周期性、经常性工作,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妥当解决问题,将各类风险消除在萌芽、把矛盾隐患化解在源头。网格员在走访中发现农村大棚经营人员每年用于农业设施和种源肥料等投入较多,对资金周转的需求较大,这是新型诈骗的风险点。
“《江海晚报》曾发布一则新闻:如皋有位丁大伯接到一个陌生电话,对方自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表示‘国家’将对其发放“扶贫项目保障金”,宣称可以领到23万元。不过得先预付2.3万元的保障金……”通俗易懂的话语、简洁凝练的表达、引人入胜的方式,唤起大棚种植户夏文田的情感共鸣,也激起他对电信网络诈骗的学习兴趣,在这些案例中寻找与自身相契合的特点。“生产经营者是各类诈骗的风险群体,主要的原因有: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信赖,只要对方亮明身份,就会放松自己的警惕;对国家扶贫政策的信任,充分相信政策的权威,就会被不法人员钻空子;对自身利益的贪念,10倍的返利让自己丧失理智。”在网格员细致的剖析下,夏文田茅塞顿开,现场表示“陌生来电还得警惕,切莫贪图身外之利,养老金钱来之不易,甄别诈骗群策群力。
”“网”融特点、格理达情,提升反诈“洞悉力”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龄化现象的日益突出,考验着基层服务的可及性和均衡化水平。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电信网络平台,老年人思维方式、逻辑推理、社会认知等均出现一定程度的衰退,导致判断力、辨识力、甄别力下降,提升老年人的防电信网络诈骗的认知显得格外重要。
幸福街道网格中心在谋划老年人群体的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方面采取针对性更强、覆盖面更全、作用更直接、效果更明显的举措,让每一位老人对新型诈骗都有深度的了解,充分识别养老类诈骗、社保类诈骗、旅游型诈骗、知识产权类诈骗等,并将所学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我们将防电信网络诈骗融入到基层服务的各个环节:在老年人来村办事期间,发放《养老诈骗防范》宣传手册、《你我同心、反诈同心》宣传单等,有效运用老年人空闲时间讲解新型诈骗的发案过程和特点,让大家“满载而归”;在老年人活动期间,志愿者与老年人相邻而座,提醒老年人应当保持清醒头脑,莫要贪图 “免费领鸡蛋”、“高息揽存”等小利,对于“保健品”、“中奖”等要格外注意,勿陷入骗局。
“网”筑平安、格邻互助,凝聚反诈“同心力”
识诈解疑利为民,众人防诈泰山移。反电信网络诈骗需要发动全社会共同关注、共同参与,广泛调动民众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积极检举违法犯罪行为,提供相关线索,打好反电信网络诈骗的人民战争。
全面开展“拉网式”排查。组织微网格员、户籍协管员、志愿者,深入到各村民小组、田间地头、企业车间,走访摸排“电信网络诈骗”线索,对当事人的被骗时间、被骗金额、交易记录、处置情况进行询问和记录,及时联系派出所,梳理当事人的接处警记录,确保排查效果和质量。主动下沉重点领域。深入走访网格内各经营场所、重点行业,了解有无非法投资理财机构、伪基站、外来不明人员等,深挖隐匿在重点领域和行业的风险隐患点,对不法人员形成强有力的震慑,大力营造守望相助、同心防诈的良好社会氛围。拓宽民意举报渠道。通过企业微信群、公众号、宣传栏等,向民众公布线索举报电话,让大家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参与到电信网络诈骗的线索举报中,为人民群众提供一个风清气正、人人共治的良好社会环境,帮助守好民众的“钱袋子”。通讯员 曹丽 陈翔
校对 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