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端午节是什么时候?假期什么时候开始?你会休几天假?下面小编分享了2018年端午节的具体时间。让我们找出答案。
2018年端午节具体时间
2018年6月18日农历五月初五,星期一
2018年端午节假期安排
6月18日(星期一,端午节)是法定假日。
6月16日至6月18日放假。
6月19日起照常上班。
端午节介绍
端午节(英文,龙舟节或双五节),又称端阳节,是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在湖北、湖南、贵州和四川,端午节分为大端午节和小端午节。端午节在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在农历十五。
今天,端午节仍然是中国人民中一个非常受欢迎的盛大节日。国家高度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2006年5月20日,这一民俗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009年9月30日,在阿联酋首都阿布扎比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会议决定,中国端午节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2017年端午节的由来
1.纪念屈原的理论
据《史记》《屈原贾生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提倡广纳贤才,使成为富国,并力主联合抗秦,遭到贵族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贪得无厌,擅离职守,被赶出京城,流放到元、湘流域。在流放中,他写出了《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忧国忧民,风格独特,影响深远(因此,端午节也被称为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入侵楚国京都。看到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屈原心痛,但又舍不得放弃自己的祖国。5月5日,他写完巨著《怀沙》后,投汨罗江而死,用自己的生命书写了一场波澜壮阔的爱国运动。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人民悲痛万分,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向屈原进贡。渔民划着船,在河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一个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把它们“扑通、扑通”地扔到河里,说鱼、龙、虾、蟹要是吃饱了,就不咬大夫的身体了。人们纷纷效仿。一个老医生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河里,说要打晕龙和水兽,免得伤到屈医生。后来,人们怕饭团被龙吃掉,就想到用印楝叶包裹米饭,再用彩色的丝绸包裹,发展成粽子。
后来每年五月初五,就会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2.纪念伍子胥学说
伍子胥
第二个端午节的传说,在江浙一带广为流传,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770- 476年)的伍子胥。著名的伍子胥成员,楚人,他的父亲和兄弟都被楚王杀死了。后来子胥弃暗投明,投奔吴国,助吴伐楚,五战入楚都应城。当时楚平王已死,子胥挖坟鞭尸三百,为的是报杀父之仇。吴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士气高涨,大获全胜,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求和,夫差许下诺言。子胥建议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吴被屠戮,受越国贿赂,谗言诬陷子虚,夫差信以为真,给了子虚一剑,子虚死了。子本,一个忠厚老实的人,决心一死。他临死前对邻居们说:“我死后,要把我的眼睛挖出来,挂在吴京东门上,看着越国的军队进城灭吴。”他自杀了。夫差听了大为光火
孝女曹娥的墓在今天的浙江绍兴。后来,曹娥碑是晋代王逸所写。后来,为了纪念曹娥的孝心,在曹娥投江的地方修建了曹娥庙。她居住的村庄被重新命名为曹娥镇,曹娥去世的地方被命名为曹娥河。因此,据说端午节也是纪念孝顺女儿曹娥的日子。
4.源于古代越族的图腾祭祀理论。
近代大量出土文物和考古研究证实,在新石器时代,长江中下游地区存在一种具有几何版画和陶伟特征的文物。据专家推断,这一遗迹的部落是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落;叫石柏月。出土陶器上的纹饰和历史传说表明,他们有连续纹身的习俗,生活在一个水乡,认为自己是龙的后代。其制作工具多为石器,也有铲、凿等小件青铜器。在作为日常用品的锅碗瓢盆中,用于烹饪食物的印花陶鼎是他们特有的,也是他们族群的标志之一。直到秦汉时期,仍有百越人,端午节是他们创立的祭祀祖先的节日。
5.端午节理论
这个说法出自闻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他认为五月初五是古代吴越“龙”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主要原因是:
(1)端午节最重要的两项活动,吃粽子和赛跑,都与龙有关。粽子丢到水里经常被龙偷走,而龙舟是用来赛船的。
(2)轮渡比赛与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尤为深厚,此外,吴越人仍有“以龙为龙”的习俗在不断纹身。
(3)古代五月初五用“彩丝扎臂”的民俗,应该是“如龙之子”纹身习俗的遗迹。
6.恶日禁忌理论
汉代人认为五月五日是恶月,是不吉利的日子,有“五月不生孩子”的习俗,即五月五日出生的婴儿,无论男女,都不能作为成年人抚养。一旦养大,雄害父,雌害母。甚至有一些说法,比如“五月当官,就再也不动了”、“五月盖房子,就秃了”。这种习俗最迟从战国时期开始流行,一直流行到汉代。这一习俗在崇的《论衡》、应劭的《风俗通》和《后汉书》中均有记载。
五月五日是月邪日,旨在驱除瘟疫,驱邪求福。于是,相关的文化活动也就有了,端午节还挺有特色的。
7.夏至说
第一个夏至的发起者是黄石先生。1963年,他在《端午礼俗史》(香港勤兴书店1963年出版)一书中提出,端午节起源于古代,三代河流交汇,秦汉扩大为河流,唐、宋、纳形成湖海。
从端午节开始,学者们从更广阔的视角进行研究。1983年,刘德谦先生认为端午节来源于《端午始源又一说》年夏商周夏至(《文史知识》,1983年第5号),提出端午节的“斗草”、“采药”与屈原无关。在《“端午”始源又一说》和《中国传统节日趣谈》中,刘德谦提出了三个主要原因:(1)权威著作《荆楚岁时记》没有提到五月初五吃粽子的节日习俗,而是写到夏至节。至于赛渡,隋代杜太清《玉烛宝典》将其归类为夏至的娱乐活动,可见未必是为了打捞投江的大诗人屈原。(2)端午节习俗中的一些内容,如“踩百草”、“斗百草”、“采杂药”,与屈原无关。(3) 《岁时风物华纪丽》对端午节的第一种解释是:“孙叶正阳,端午节时正值盛夏,故端午节亦可称为中元节。最早的
据《礼记》年,端午节起源于周朝的兰花沐浴。古人五月采兰草,流行用兰草汤洗澡排毒。055-79000:“五月,煮梅子,使豆固,存兰花沐浴。”屈原《大戴礼记夏小正》:“兰花汤浴香,彩衣美。”梁超南部的人们住在云《九歌云中君》:“5月5日被称为洗澡兰节。”这一习俗流传到唐宋时期,又被称为端午沐浴兰月。
9.记忆介子理论
据东汉蔡邕《荆楚岁时记》记载,端午节纪念介子推。
10.源于勾践的练水军理论。
宋高澄出版《琴操》,端午节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所以当天练水军。
端午节前后的习俗
中国
河北省:北平避免端午打井水,往往节前预抽。据说是为了避免井毒。端午节时,市场上的小贩也会出售樱桃桑葚。据说他们端午节吃樱桃桑葚,但一年四季都不吃苍蝇。各种食品店出售“五毒饼”,即装饰有五种毒虫图案的饼。在滦县订婚的男女公婆在端午节互赠礼物。在赵县端午节,当地政府会在城南举行宴会,邀请城里的文人墨客盛宴赋诗,称为“踩柳”。
山东省:邹平县端午节,每个人早起都需要喝一杯酒,据说可以辟邪。端午节阳光给孩子们缠上五色线,要一直穿到节后第一场雨,然后解开扔在雨中。在临清县的端午节,七岁以下的男孩戴上护身符(麦秆做的项链),女孩带上石榴花,还要穿上妈妈做的黄色布鞋,上面用毛笔画上五种毒虫。意思是用屈原的墨汁杀死五只毒虫。即墨端午节早上用露水洗脸。
陕西省:在解州的端午节期间,男女都穿艾叶,这被称为“驱除疾病”,而年幼的孩子则在他们的脖子上绑上一百根绳子。据说这是“为屈原绑龙”。在冀州的端午节期间,每个村庄都向龙王献祭,并在田野里挂纸。怀仁县的端午节也叫“祝门”。定襄县端午节,学生需要给老师送礼。六安府用小麦粉蒸饺,叫“白团子”,是和粽子一起互相赠送的。
陕西省:兴安盟地区端午节,当地官员带领家人观渡,称为“踏石”。兴县端午,用绢帛缝制一个小粟米,底部缝制一个小娃娃,称为“戏娃娃”。通县的端午节,在门上贴蒲艾、纸牛,称为“镇病”。
甘肃省:静宁地区端午节采玫瑰用蜂蜜腌制。镇远县在端午节向新婚夫妇赠送香扇、罗绮、毛巾手帕和艾虎。孩子们邀请他们的父亲和兄弟招待他们的老师,这被称为“享受节日”。张喜安端午节,牧童祭拜山神。工资单,俗称“烧山”,鸡叫之前就烧了。
江苏省:嘉定县端午节,无论贫富,都要买石鱼(俗称鳙鱼)做菜。仪征县也有句俗话“做裤子买黄鱼”。在南京的端午节,各家都用一箱清水,加一点雄黄和两块鹅眼钱,各家都用这水洗眼,叫做“破眼”。据说可以保证一年不眼疾。武进晚上有龙舟表演。晚上,龙舟周围挂着小灯笼比赛,还有笛声和鼓声。
高邮的端午节很特别。有一些习俗,比如绑一百根绳子,sti
江西省:建昌府午后以草药水沐浴,以防疥疮,新昌县以雄黄朱砂酒饮之,谓之“开眼”。
湖北省:黄冈市巴河镇的傩人,端午节时,身上纹着一个花冠,呼吁用黄金来对抗疫情。在宜昌市秭归县,过端午节,但在5月13日、14日、15日,还有其他纪念屈博士的活动,如祭祀、招魂等。在这一天,还有给孩子洗澡的习俗,就是把一盆水放在太阳底下,在水热的时候给他们洗澡,据说可以洗去污秽和疾病。五月十五,又叫“大端阳”,五月二十五,又叫“端阳”,吃粽子,喝蒲酒,和端午节一样。
湖南省:攸县端午节,富家孕妇用花币吃喝,穷人备鸡酒,竹夹在龙舟龙头前收钱祈福平安。越州政府竞相除灾除病。又叫“送瘟疫”让草船泛滥。
福建省:福州端午节是老习俗,媳妇给公婆送寿衣、鞋袜、粽子、扇子。在建阳县,初五是药王晒药囊的日子,大家都在这一天做酱。上杭县的端午节,用船绑芦苇在水边做龙形戏,叫赛龙舟。仙游县端午过后,有人向虎啸潭献纸,悼念嘉靖年间戚继光溺水身亡。少府端午节前,妇女用绛纱作为象征。还有五色丝绒作为胜利品,彩线系在发卡上。少女背上挂着,叫“豆娘”。
广东省:从化县端午节中午用烧水洗眼后,称为“送灾”。在新兴县的端午节期间,人们从邻近的寺庙里布道来迎接和引导神灵。巫师用神奇的水和贴纸驱赶邪灵。在石城县的端午节,孩子们放风筝,这被称为“消灾”。
海南省:端午节期间,海南各地将举行龙舟比赛和其他活动,就像在中原一样。海南除了赛龙舟、吃粽子、挂菖蒲和艾草,还有一项在岛内民众中广为人知的内容,那就是洗龙水和草药浴。
台湾省省:在台湾省的端午节期间,许多家庭的门口都会悬挂菖蒲、艾草和钟馗的画像。大人喝雄黄酒,小孩戴香囊,据说有避邪保平安的作用。对于商家来说,端午节是营销民俗文化的好商机。每年,他们都想尽办法通过卖粽子来吸引眼球。台湾省有各种奇奇怪怪的粽子,很多人都乐于展示自己的创意。台南的端午节不吃粽子,而是一种叫煎饺(也叫炸锤)的食物。这个习俗也与郑成功有关。像大陆的台湾省,端午节最刺激热闹的活动,就是划龙舟。台湾省的主要河流在端午节举行盛大的龙舟比赛。
日本
李雨涵
日本自古以来就有过中华节的传统。在日本,端午节的习俗是平安时代后从中国传入日本的。从明治时代开始,所有的节日都改为公历日。日本的端午节是阳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的习俗传到日本后,被吸收并转化为日本的传统文化。日语中“菖蒲”与“武术”读音相同,因此被视为男孩的节日,男孩家中会悬挂鲤鱼幡。日本人在这一天不划龙舟,但和中国人一样,他们吃粽子,在门前挂菖蒲。1948年,端午节被日本政府正式定为法定儿童节,成为日本五大节日之一。
另外,为了辟邪,在屋檐下塞菖蒲,或者把菖蒲放入洗澡水中洗澡。说到避开恶灵,还有als
朝鲜半岛的人们认为端午节是一个庆典,是祭天的时刻。在农业社会时期的朝鲜半岛,人们参加传统的祭祀活动,祈求丰收。祭祀期间将举行化妆舞会、韩式摔跤、荡秋千、跆拳道比赛等具有韩国地方特色的活动。
朝鲜半岛各地都将端午节本土化,用自己的名字来称呼,如:天中节、正午节、端阳节、五月节、穿衣日、水色日等。
这一天,韩国会祭拜山神,用菖蒲水洗头,吃轮饼,荡秋千,穿韩国传统服饰,但不划龙舟,不吃粽子。在江原道江陵,举行了一系列萨满、山神等结合巫术、儒教和道教的大型祭祀活动。江陵端午祭于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2005年11月25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因为它保留了大量的原始信仰、民俗和传统文化。
loochoo
有划龙舟的习俗,还有一个叫“箭号”的纸人(琉球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