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语焱
监制丨阑夕
2014年底,曾诞生过一篇现象级文章《TD式创新》。
作者用了万字笔墨描述中国自主3G网络——TD-SCDMA的兴起与消亡。
文中揭露了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中国抛弃世界主流3G技术WCDMA不用,却耗费不小代价研发非主流的TD-SCDMA技术,而这技术只用了五年。
人们不由追问:费尽周折做一个过渡技术,究竟是为什么?面对质疑,主扛TD-SCDMA大旗的中国移动当时却很沉默。
难度显而易见:TD-SCDMA,无论技术,还是生态,相比WCDMA几乎毫无优势:没有基站建设基础、没有产业链投入、没有国际盟友,甚至没有太长“技术保质期”。
那么,中国移动为什么甘愿做这样的冤大头?
不为大众所知的是:在TD-SCDMA技术之前,国际上关于3G已经有了欧盟主导的WCDMA和美国主导的CDMA2000两种标准。如果选择海外成熟技术,起步简单,用户体验也更好;但中国每年仅仅专利费,就要向海外巨头输送几千个亿。而且,每一代通信技术,都是在上一代的基础上延续创新,一旦错过3G,那么中国再次追赶的时间,就会延后至4G乃至5G,时间越往后,追赶的难度越大。
与此同时,芯片、终端、基站等等相关的产业链,中国就要一直处于被动,随时有“断供”的风险。
顶着骂名,中国移动选择打碎牙齿肚里吞,将那段困难时期的是非功过任人评说。紧接着,在TD-SCDMA扶持起的自主产业链技术上,像一头沉默的老黄牛,一路带领着中国的移动通信产业,默默实现3G追赶,4G持平,5G领先的逆袭。用成就,回应了过往的一切争议。
不难发现,从身陷漩涡,到闷声做大事,中国移动从3G到5G逆袭的这十年,是中国通信事业从弱到强不断壮大的十年;也是中国的运营商企业从单纯的“基础设施”企业,转型科技巨无霸的十年。
那么,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抛去中国最大的通信运营商,全球5G专利申请量领头羊这样的虚名,为中国移动最好的定性,或许是中国通信事业“点灯人”。
作为中国最早规模探索自主通信技术之路的企业,以及最具生态带动效应的企业,复盘中国移动这十年来,为中国的通信事业带来了什么,故事可以分为几个明确的阶段:
3G阶段,从零起步,培养中国通信生态的雏形。
4G时代,追赶到齐步,承担链长角色。
5G时代,走在世界前列,实现创新探索。
在3G时代,中国移动和它的合作伙伴们,包括以大唐电信为代表的通信方案服务商、以华为、中兴为代表的通信设备制造商,一同开启了中国通信事业自主之路。
这一时期,中国移动全力通过技术攻关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技术,同时将其推广为标准,并因此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通过创新组网策略,中国移动独家运营的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TD-SCDMA 3G网络,成功实现国内市场份额“三分天下有其一”,并带领产业合作伙伴联合创新,推动我国首次形成了覆盖芯片、终端、系统设备、仪器仪表、大型应用软件、网络建设与运营等各环节的完整的移动通信产业体系。
同时,助力华为、中兴、大唐电信等合作伙伴在国内市场快速崛起,大规模部署TD-SCDMA相关设备。短短五年时间,中国的基站等核心通信设备市场,就从海外设备占比80%,变成了国产设备占比80%。
以3G时期TD-SCDMA打下的产业链为基础,到了4G时代,中国的通信技术,首次实现了与世界先进水平的齐头并进。
此时,恰逢中国的创新创业大潮。此期间,中国移动将目光聚焦到了中小企业之上,开启了利用自身优势,带动中小企业创新的新发展路径。
对于这一时期的中国通信事业来说,最底层的自主创新已经完成,如何做大做强,成为新的时代命题。
如果将通信事业比作信息传输的管道,那么中小微企业,他们基于通信基础做出的终端应用创新,则无疑是这个管道最末端的毛细血管。只有毛细血管茁壮成长,中国的通信脉搏才能真正强壮。
比如,在更远古的2G、3G时代,正是通信运营商们给出的广阔渠道资源,才诞生了当年的“中华酷联”等手机品牌,也才有了后来的华为手机等智能机时代的手机巨头出现。
为此,中国移动在2015至2019年间,先后成立中移创新产业基金,发布和创计划、星辰计划等系列计划,以自身的技术积累、规模优势、渠道优势、资金优势,带动无数中小企业实现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其中,仅星辰计划,中国移动拓展的合作伙伴就有近300家之多。
到了5G时代,中国通信产业彻底走在了世界前列,我们面前,不再有海外同行走出的现成路径可供追赶。面对未来的高度不确定性,“融合创新”,成为这一阶段的时代主题词。
于是,自2019年起,中国移动快速加快关于5G技术的探索以及产业链创新。成立了5G联合创新中心、并“5G+绽放行动”,实施“千亿”产业链拉动计划,迄今共取得了200个5G示范项目与4000商用案例。
关于这几年被列入各个国家核心发展目标的绿色低碳ESG,中国移动则与合作伙伴一同成立了“绿色5G创新联合实验室”,共同探索数字经济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当然,一边在探索新的未知,另一边也在补上“芯”的功课。中国移动先后成立了联合实验室,信息通信芯片产业链创新中心等,为中国“芯”事业的发展添砖加瓦。
三次转型,三次不同的时代使命,但相同的是,作为产业链转型链长,中国移动,每一次都走在了国家需要与技术创新的前列。
复盘中国移动这十年的发展所留下的成果,其实并不简单,12月11日,中国移动举办的第十届全球合作伙伴大会,正是观察这一问题的最好切入视角。
本次会议,华为、中兴、科大讯飞、GSMA,百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以及组织共同参与。多家“专精特新”企业,在大会中,也展示在中国移动作为链长的带动下,于芯片、数据库软件等方面的最新自主创新成果。
此外,大会上,中国移动还与合作伙伴,共同举行了“移动信息现代产业链共同体发布暨十百千万合作伙伴上链仪式”“算力网络科学装置合作仪式”“智慧网络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揭牌仪式”。同时,大会上,还对2022中国移动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十大优秀合作项目案例进行了展示。
复盘过去十年的中国移动的发展,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将其总结为拉动投资、促进消费的“扁担效应”,具体体现在五点:
第一,基础设施层面。中国移动十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近2 万亿元,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移动网络、光纤宽带网络。开创性部署了支撑构建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体系与算力网络,数据中心规模超 120 万标准机架,助力“东数西算”工程实施。
第二,数字经济领域。中国移动为近 10 亿个人客户、2.7 亿有线宽带客户提供优质信息服务。支撑产业转型提速,建设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等 9one 平台,拓展 5G 行业应用案例超 1.6 万个, 物联网连接规模超 16 亿个、实现了“物超人”。促进数字治理提效,广泛参与各级数字政府建设,为近 2001个地市提供政务信息化解决方案。
第三,普惠民生方面。中国移动持续推进提速降费, 手机上网平均资费下降 95%,月户均流量增长 360 多 倍。支撑我国历史性实现行政村 “村村通宽带”。服务国家抗疫大局,高效保障远程办 公、居家生活、网课学习。
第四,核心技术突围层面。中国移动从 3G 时代中国移动通信标准只有中国移动一家使用,到带动我国自主创新的 4G TD-LTE 占据全球半壁江 山,再到牵头 5G 国际标准项目、申请 5G 专利数稳居全球运 营商第一阵营,主导发布 6G 网络架构等 20 余本白皮书。
第五,生态建设层面。中国移动发挥资本纽带作用,搭建并购、参股、创投平台,累计投资超 800 亿元,收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投协同格局逐步完善。发挥生态聚合作用,汇聚 2500 多家内容提供商、450 多家终端厂商、30 多万家渠道销售商,牵引供需两侧有效对接。
如果回顾全球通信技术的创新史,不难发现,每次通信技术的创新,都是开启下一个十年产业革命的基础。
2G的到来,带来了全球移动终端事业的初次爆发;3G与4G的接连成熟,则让世界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国际上,苹果、Facebook、推特成为这一时代的科技龙头;国内,微信、淘宝、美团、拼多多等超级应用崛起,让智能手机成为人类的“新型器官”。
那么,当5G来临,下一次产业革命将发生在何处?中国移动,又将带着产业走向何方?
答案是数智化。
一直以来,业内都有一个说法,蒸汽机带来了人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电力带来了人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信息化、数字化带来了人类的第三次工业革命;而正在行进中的数智化,则是人类历史上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在中国移动董事长杨杰看来:与前两次工业革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信息化革命、数智化革命的重点,不再仅仅是能量的转化,而是出现了信息能量化、能量信息化、信息能量一体化的特征。
“随着信息能量化、能量信息化、信息能量一体化持续深入发展,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深度融合,信息能量融合创新大有可为、信息服务大有可为、数字经济大有可为。”
基于这一特征,通信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基础设施替代了水利、公路、电网等传统基础设施,成为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关键支柱;数据替代土地、劳动力、资本,成为新的生产要素;基于数智化的软件、硬件、平台则替代铁犁牛耕、蒸汽机、电动机成为新的生产工具。
新的基础设施、新的生产要素、新的生产工具的基础之上,在应用端,随着经济发展进入存量阶段,用数智化手段进行产业升级改造也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刻。
在这一时期,围绕数智化发展,作为产业链升级的链长,中国移动再次挑起了新的时代使命:
技术层面,通过汇聚各方面的创新资源与要素,中国移动将科技创新贯彻到了公司发展的每个角落。
在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上,中国移动先后构建了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双创”示范基地、院士工作站、联合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
人才体系建设上,中国移动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以战略科学家、院士为核心的高层次人才队伍。
前沿科技方面,围绕超越“香农极限”的下一代通信以及打破“冯·诺依曼架构”的新型计算,中国移动将6G、存算一体、语义信息论、下一代光通信、量子信息、空天地一体等技术,列为了前瞻技术攻坚的重中之重。
关于技术研发与转化问题,中国移动则与鹏城、之江、紫金山等实验室和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东南大学等知名高校合作,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创新研究院、(浙江)创新研究院、紫金(江苏)创新研究院,并打造了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梧桐引凤”“云上移动”“九天揽月”三大关键平台。
应用层面,中国移动依托基础设施构建,以及技术储备,加快赋能了千行百业的数智化升级。
其中,工业互联网领域,中国移动打造了OnePower工业互联网平台。通过汇聚工业行业成熟产品和解决方案,面向政府、工业企业、生态合作方提供端到端能力及服务。并针对5G全连接工厂、机器视觉检测、精准远程操控等典型应用场景,与生态合作伙伴共同打造全球首个新能源5G“灯塔工厂”、5G智能电网、5G全场景应用智慧港口等标杆性案例。目前落地了共计超过万个5G应用创新案例。
车联网方面,中国移动打造了OnePoint时空信息平台和OneTraffic智慧交通平台两大行业平台,并围绕连接服务、信息服务和车路协同三大方向,发布全球最大的“5G+北斗高精定位”系统,在苏州落地国家首批5G新基建车路协同项目,在南京江心洲落地了规模最大的“5G+精准公共交通出行”项目,并参与建设无锡、重庆两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
此外,在最时新的元宇宙方面,中国移动则提前布局了5G+AI+XR等关键技术,发布了元宇宙版“冰雪梦之队”和多个文娱领域的虚拟数智人。
面向数智化治理,中国移动积极开展信息赋能政府管理、社会治理、民生服务等创新实践,在甘肃打造省级数字政府的标杆项目,推动了全省数据汇聚及共享交换,构建省、市、县、乡、村五级贯通的政务服务体系,实现百万余事项一网通办、跨域通办、全程线上线下无差别办事,并在多个省市实现了成功复制。
不久前,在中国的二级市场,吹起了一阵国企央企估值重估风。起因是,证监会主席易会满在2022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公开发表讲话,并认为中国的国企、央企,在近些年的资本市场被严重低估,应该“探索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估值体系,促进市场资源配置功能更好发挥”。
但只是资本市场上被低估了吗?
在几十年来的中国经济发展轨迹中,中国移动这样的国企、央企们,往往承担着压舱石的角色。他们做出的创新探索,产业链培育,不仅是无数企业发展的“垫脚石”,更是推动无数创新企业,在他们的基础之上进行技术发展、资源联动的“黑土地”。
当第四次工业革命迎面而来,中国的数智产业远行成为新的时代命题,“中国移动们”,需要被再次价值重估。